春暇相随访泬寥,五云楼观郁岧峣。
虚堂白昼闻天籁,深洞青林湿露标。
海上丹砂何日就,岩前烟树此相招。
閒来我欲跨玄鹤,直上仙都度石桥。
春暇相随访泬寥,五云楼观郁岧峣。
虚堂白昼闻天籁,深洞青林湿露标。
海上丹砂何日就,岩前烟树此相招。
閒来我欲跨玄鹤,直上仙都度石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季登临浮邱台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感受。首句“春暇相随访泬寥”以春日之暇意象引入,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接着,“五云楼观郁岧峣”一句,通过五彩祥云与高耸楼阁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仙境氛围。
“虚堂白昼闻天籁”描绘了在明亮的白天里,诗人仿佛能听到天界的美妙声音,进一步渲染了神秘与宁静的意境。“深洞青林湿露标”则通过深邃的山洞、苍翠的树林和湿润的露珠,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之美。
“海上丹砂何日就”一句,借用了古代炼丹求仙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不老、超凡入圣的渴望。“岩前烟树此相招”则以烟雾缭绕的岩石和招引人的树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界的魅力与诱惑。
最后,“闲来我欲跨玄鹤,直上仙都度石桥”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想要乘着玄鹤飞升至仙境的愿望,展现了其对自由、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超越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人日登楼望岁华,可怜久客独思家。
南中尽道花如锦,北地才看锦作花。
非关帝里春光少,但惜故园春事早。
借问花开桃李蹊,何如雪满关山道。
此日登高且放杯,谁家吹笛上春台。
未报楼前折新柳,已闻江上落残梅。
大儿行年七十馀,矫如海鹤淩烟墟。
为官岂必登卿相,得俸已足供亲娱。
小儿行年六十四,壮志翩翩若奔骥。
昨辞亲舍叩帝阍,今拜儒官过乡里。
近闻小儿赴文僚,犹记大儿曾入朝。
三釜从知屈捧檄,五斗何曾轻折腰。
借问高堂今何岁,两儿垂白堂前戏。
承颜徇禄各有人,长已归田少者仕。
谩说麻源是女身,须知南岳降夫人。
回看桂海鸾长度,却望绥山桃自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