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疏法集,长夏忆斋房。
桐雨生苔净,杉风坐石凉。
真茶烹涧溜,满饭取天香。
何日挥冠冕,相期作道场。
多年疏法集,长夏忆斋房。
桐雨生苔净,杉风坐石凉。
真茶烹涧溜,满饭取天香。
何日挥冠冕,相期作道场。
此诗描绘了一幅夏日静谧的山中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首句“多年疏法集”暗示了诗人长期隐居修行的生活状态,而“长夏忆斋房”则表达了对过去宁静生活的怀念。接下来,“桐雨生苔净,杉风坐石凉”两句,以桐树和杉树为背景,通过雨滴和微风营造出一种清新、凉爽的氛围,生动地描绘了夏日山中的自然景色。
“真茶烹涧溜,满饭取天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自然与精神的融合,通过烹煮山涧之水泡茶,以及满桌饭菜散发的香气,不仅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也寓意着内心的纯净与满足。最后,“何日挥冠冕,相期作道场”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世俗束缚,与志同道合者共同修行的愿望,充满了对精神自由和心灵归宿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以及对精神生活超越物质世界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浮生难得是清閒,一棹寻僧共往还。
古佛笑迎前度客,夕阳红过隔江山。
人来粉剩金残地,秋在黄花白雁间。
有约虹桥买村酒,暮钟声裹别禅关。
朝读味古语,夕出从世营。
两端不一致,曷见天地情。
商飙激虚牝,老圃凋霜英。
物情苦煎迫,迅晷力与争。
妄者死之徒,默尔惭将迎。
一日妄可去,讵非一日生。
旃檀是何香,钟磬亦无声。
旧榻设犹是,十年人事更。
悠悠积千古,耿耿抱寸诚。
春心喜潜复,落木观句萌。
秋窗忽作通幽梦,载拜亭林有道坟。
落笔便关天下计,跨驴常载古今文。
芒鞋踏遍七州土,竹杖横挑四岳云。
我是越江孤寄客,睡乡聊与奠斜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