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色催人古驿旁,模糊犹带梦痕苍。
残星欲没初收雾,败叶将飞乍怯霜。
微辨人声知市近,悄无鸡唱觉村荒。
萧萧芦荻风如雨,一霎轻帆过野塘。
晓色催人古驿旁,模糊犹带梦痕苍。
残星欲没初收雾,败叶将飞乍怯霜。
微辨人声知市近,悄无鸡唱觉村荒。
萧萧芦荻风如雨,一霎轻帆过野塘。
这首清代诗人孙周的《晓发》描绘了一幅清晨启程时的乡村景象。首句“晓色催人古驿旁”,以晨光的催促暗示行旅的匆忙,地点设定在古老的驿站边,渲染出一种离别或旅途的氛围。
“模糊犹带梦痕苍”进一步描绘了天色尚早,夜色与晨曦交融,景色略显朦胧,仿佛还残留着梦境的痕迹,给人一种苍茫而神秘的感觉。
“残星欲没初收雾,败叶将飞乍怯霜”两句,通过“残星”“初收雾”和“败叶”“乍怯霜”的细节,展现了黎明前的宁静与寒冷,以及季节更替的自然景象。
“微辨人声知市近,悄无鸡唱觉村荒”写出行者通过细微的人声判断城镇已在附近,但寂静无声的村庄显得荒凉,没有鸡鸣犬吠的乡土气息。
最后一句“萧萧芦荻风如雨,一霎轻帆过野塘”以芦苇丛中风吹雨落的声响,以及轻舟快速划过野外池塘的动态画面,为诗歌增添了生动的动态感,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未知旅程的期待和孤寂心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晨出发时的乡村景色,情感深沉,富有诗意。
野色幽花静有馀,好山虽近不同途。
荒村被雨泥三日,草具留僧饭一盂。
断垄入秋频放水,老农垂手怕催租。
平生粗识田园兴,更复何门可曳裾。
生平寡嗜欲,颇愿得少闲。
尽读未见书,遍寻云外山。
往来二十年,昔者盟未寒。
妻子见驱迫,低头言作官。
朝翻朱墨案,暮对藜藿盘。
岂无一亩宫,令汝得少安。
向来栖息地,苔竹奉馀欢。
何时二三子,共驾牛车还。
汝实江海人,误令尘土干。
旧游在彷佛,欲往当不难。
但去眼界窄,自然心地宽。
往岁孟秋月,我行东出关。
人烟眇归路,风雨转河湾。
别恨友游失,心成木石顽。
有随妻子叹,无语鸟乌闲。
曩事空回首,微官真强颜。
旧谙尘土迸,频辱簿书颁。
日月勤忧患,庭闱实阻艰。
自忘身窘束,时得泪潺湲。
疾病衰犹活,漂流老未还。
误沾文字癖,虚觉鬓毛斑。
苦语终难好,芜辞漫不删。
绝知出意表,敢复见颜间。
二子今怀璧,群公时赐环。
寄书常恨草,雕句得无悭。
晚照云千叠,新凉月半弯。
相忘有道术,那得厌尘寰。
圣治光三辅,皇威极百蛮。
物能同应瑞,民自不藏奸。
薄技宁堪奏,馀光或许攀。
何须阳翟望,咫尺是箕山。
《寄江端太子之晁冲之叔用》【宋·吕本中】往岁孟秋月,我行东出关。人烟眇归路,风雨转河湾。别恨友游失,心成木石顽。有随妻子叹,无语鸟乌闲。曩事空回首,微官真强颜。旧谙尘土迸,频辱簿书颁。日月勤忧患,庭闱实阻艰。自忘身窘束,时得泪潺湲。疾病衰犹活,漂流老未还。误沾文字癖,虚觉鬓毛斑。苦语终难好,芜辞漫不删。绝知出意表,敢复见颜间。二子今怀璧,群公时赐环。寄书常恨草,雕句得无悭。晚照云千叠,新凉月半弯。相忘有道术,那得厌尘寰。圣治光三辅,皇威极百蛮。物能同应瑞,民自不藏奸。薄技宁堪奏,馀光或许攀。何须阳翟望,咫尺是箕山。
https://shici.929r.com/shici/fn51LHv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