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月宝刀白,微霜陇树黄。
笛中闻折柳,那得不思乡。
残月宝刀白,微霜陇树黄。
笛中闻折柳,那得不思乡。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夜的画面。"残月宝刀白",通过"残月"和"宝刀"的意象,展现出冷冽的月光映照在寒光闪闪的刀上,暗示了戍边战士的孤独与坚韧。"微霜陇树黄"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清,陇上的树木因霜冻而泛黄,象征着时光的流转和边关的荒凉。
"笛中闻折柳"是典型的思乡之情的触发点,"折柳"一词源自古代送别习俗,古人常以折柳赠别,表达离愁别绪。战士在笛声中听到《折杨柳》的曲调,不禁勾起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最后一句"那得不思乡"直抒胸臆,表达了戍边者无法抑制的思乡之情,情感真挚动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边塞的自然景象和音乐元素,展现了边疆战士的孤独与思乡之苦,具有浓郁的边塞诗特色。
秋山泬寥秋水阔,一夜天风起蘋末。
万籁凋馀锦树空,繁花落尽红衣脱。
鵁鶄鸂鶒俱无声,沙边白鹭如有情。
幽禽相呼落日暝,尺鲤下避寒潭清。
寒潭直下几千尺,落羽回波共萧瑟。
独立遥怜海屿青,低飞不碍江云白。
诗家画格还相宜,却忆江南初见时。
雍陶池上风雨集,摩诘田中烟火迟。
吾生颇似巢笼鸟,十年尘土长安道。
万里沧浪一片秋,安得閒身此中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