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掩空堂一客无,雨声惊梦若相呼。
眼中道路非前日,病起形骸是故吾。
翰苑朝回怀秘府,洞庭家在隔重湖。
绳床竹几将愁至,自写新诗到日晡。
门掩空堂一客无,雨声惊梦若相呼。
眼中道路非前日,病起形骸是故吾。
翰苑朝回怀秘府,洞庭家在隔重湖。
绳床竹几将愁至,自写新诗到日晡。
此诗描绘了诗人独居空堂,雨声惊梦的情景,流露出一种孤寂与感慨。首句“门掩空堂一客无”点明了诗人独自一人,门外之门紧闭,堂内空无一人,营造出一种清冷与孤独的氛围。接着“雨声惊梦若相呼”,生动地描绘了雨声仿佛在呼唤梦境,让诗人从梦中惊醒,增加了诗的意境深度。
“眼中道路非前日,病起形骸是故吾”,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身体变化的感慨。眼中的道路不再是往日的模样,暗示着岁月的变迁;而病后的身体虽已恢复,但仍是原来的自己,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自我安慰。
“翰苑朝回怀秘府,洞庭家在隔重湖”,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的思绪飘向远方。他回忆起在翰林院工作的日子,怀念着那里的秘密府库,同时又遥想着家在洞庭湖那边,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远方家人的思念。
最后,“绳床竹几将愁至,自写新诗到日晡”,诗人坐在简陋的绳床竹几旁,面对着即将到来的愁绪,开始写下新的诗歌,直到午后。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诗人的创作状态,也体现了他在面对生活困境时,通过写作来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独处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思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红凭绿映。正蜂差蝶敕,同引游兴。
早起梳头,好注兰膏,新妆自看鬟影。
相携女伴寻香去,还再顾、菱花小镜。
踏青苔、香印留痕,惯向花阴僻径。
懊恨花梢无状,一枝低亚处,偏近珠领。
欲倩东君,诉与花神,小立碧梧金井。
前头姊妹都回望,闻娇唤、几声低应。
待行行、重觅遗钗,更向曲阑閒凭。
梅萼将开,十月之交,君四十辰。
记春残密属,无辞丽制,秋深急索,为近佳辰。
蘸墨裁题,含毫又废,酬应于今懒绝伦。
终难却,念故人情重,未许逡巡。东亭作客多春。
感先世、论交谊最真。
每屏间设食,玉盘细,花阴取酒,金瓮醅醇。
昨过南庄,觅君昆弟,厚意居然类昔人。
题词去,倩当筵弦管,歌向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