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木棉·其一》
《木棉·其一》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西江最是木棉多,夹岸珊瑚十万柯。

又似烛龙衔十日,照人天半玉颜酡。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江两岸木棉花开的壮丽景象,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木棉花的繁茂与美丽。

首句“西江最是木棉多”,开门见山地点出主题,强调西江流域木棉花的丰盛。接着,“夹岸珊瑚十万柯”运用比喻手法,将木棉花树比作珊瑚,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木棉花树的形态,也暗示了其色彩的鲜艳与丰富,犹如珊瑚般绚烂夺目。

“又似烛龙衔十日”一句,进一步通过想象,将木棉花比作烛龙所衔之日,不仅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还赋予了木棉花以神话般的色彩,仿佛太阳在枝头跳跃,增添了诗歌的浪漫气息。

最后,“照人天半玉颜酡”则从视觉和情感角度描绘了木棉花的光辉,它照亮了半空,映红了人们的脸庞,既表现了木棉花的耀眼,也表达了人们面对如此美景时的喜悦与陶醉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成功地营造了一幅木棉花开的壮丽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送程翰林松溪谪居朝阳四首·其二

天连穷发国,地近卜鸡乡。

禁阙心偏绕,关河望转长。

翻飞看凤隐,消歇怨兰芳。

此路饶荆棘,思君欲断肠。

(0)

遣偲男归秦·其一

一简归音到狱中,令吾方寸日忧忡。

感悲泪滴胸前湿,骨肉情关身上恫。

万里云山形眇眇,几年天道鉴懵懵。

遭逢至此须安命,总是艰难未有终。

(0)

闻绪山出狱

思君不见日三秋,忽听西圜恩诏优。

承志彩衣应有分,倚门白发可无忧。

庙堂事业成虚语,圣学全功蚤自收。

待我洒回闽海泪,衡南握手与同游。

(0)

有感八首·其四

忆昔躬耕日,蓬庐梦九州。

握珠虽易出,按剑总难投。

草芥生犹在,君王尚远谋。

古来杀谏士,谁可免多忧。

(0)

秋夜漫兴

柴门半掩夜方深,独坐空庭自在吟。

菊影重重侵碧槛,风声飒飒起疏林。

愁怀尽付三杯酒,逸兴都归一曲琴。

尘世劳劳俱是客,不须对景独伤心。

(0)

癸酉仲秋得老母家书有感

慈闱一别几寒温,冀北闽南总断魂。

昨日音书凭雁到,分明珠□□成痕。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