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浦云凉,平沙日淡,短亭薄寒初作。
筝柱慵调,空忆态奴弦索。
玉宇回、千里飞来,风笛唤、一声吹落。谁觉?
料不胜清怨,等闲漂泊。可念芳音辽阔。
又社燕初归,素书难托。结阵横空,细与玉人商略。
送远目,枫树关河,拥愁眠,碧湘楼阁。听却。
奈酒醒欹枕,情怀正恶。
别浦云凉,平沙日淡,短亭薄寒初作。
筝柱慵调,空忆态奴弦索。
玉宇回、千里飞来,风笛唤、一声吹落。谁觉?
料不胜清怨,等闲漂泊。可念芳音辽阔。
又社燕初归,素书难托。结阵横空,细与玉人商略。
送远目,枫树关河,拥愁眠,碧湘楼阁。听却。
奈酒醒欹枕,情怀正恶。
这首《月华清》由清代诗人史承谦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离别之景,情感深沉,意境幽远。
开篇“别浦云凉,平沙日淡,短亭薄寒初作”,以凉爽的江边云雾、淡然的日光和初起的薄寒,营造出离别的凄清氛围。接着“筝柱慵调,空忆态奴弦索”两句,通过抚筝之人懒于调弦的情景,暗喻离别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接下来“玉宇回、千里飞来,风笛唤、一声吹落”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天空比作回声的容器,风笛声仿佛从千里之外传来,触动人心。而“谁觉?料不胜清怨,等闲漂泊”则表达了对离别后孤独漂泊的无奈与哀愁。
随后,“可念芳音辽阔。又社燕初归,素书难托”几句,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通过社燕归巢、素书难寄的场景,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无法传达的情感。紧接着“结阵横空,细与玉人商略”两句,以空中雁阵与玉人为喻,暗示了离别后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回忆。
最后,“送远目,枫树关河,拥愁眠,碧湘楼阁”描绘了目送远行之人,枫叶飘零、关河阻隔的景象,以及在碧湘楼阁中难以入眠的愁绪。而“听却。奈酒醒欹枕,情怀正恶”则以酒醒后的孤寂与愁苦,收束全词,表达了深深的离别之痛。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时的凄美景象,情感真挚,意蕴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离别之痛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