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刘生之金陵就昏·其三》
《送刘生之金陵就昏·其三》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外舅吾知己,殷勤为致书。

地非三楚旧,人是六朝馀。

散带难云卧,牵船已岸居。

不知徐庾笔,奇丽复何如。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作的《送刘生之金陵就昏(其三)》中的第三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外甥刘生即将前往金陵(今南京)与岳父团聚的深情祝福与感慨。

首句“外舅吾知己”,点明了刘生与岳父之间的深厚关系,同时也暗示了刘生此行的目的——与岳父相聚。接着“殷勤为致书”一句,描绘了刘生出发前岳父的细心准备和深切关怀,通过一封书信寄托了对刘生旅途平安的祝愿。

“地非三楚旧,人是六朝馀。”这两句则以历史的视角,将金陵的历史底蕴与现实的人事变迁巧妙结合,既赞美了金陵作为六朝古都的历史辉煌,也暗含了对刘生此行将面对的复杂情感与环境的感慨。

“散带难云卧,牵船已岸居。”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细节描写,通过“散带”和“牵船”的场景,形象地展现了刘生即将离开家乡,踏上远行之路的情景。同时,“云卧”和“岸居”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刘生旅途劳顿的关切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最后,“不知徐庾笔,奇丽复何如。”借用南朝文人徐陵和庾信的才华来比喻刘生的才情,表达了对刘生才华的赞赏和对其未来成就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预感着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历史的感慨,更有对未来未知的期待,充分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读书

放翁白首归剡曲,寂寞衡门书满屋。

藜羹麦饭冷不尝,要足平生五车读。

校雠心苦谨涂乙,吟讽声悲杂歌哭。

三苍奇字已杀青,九译旁行方著录。

有时达旦不灭灯,急雪打窗闻簌簌。

倘年七十尚一纪,坠典断编真可续。

客来不怕笑书痴,终胜牙签新未触。

(0)

闻婆饼焦

黄泥岭,松森森,幽鸟穿枝时一吟。

汝声一何悲,汝语恻我心。

连村麦熟饼饵香,我母九泉那得尝。

(0)

秋兴二首·其二

足力蹒跚少迎客,目视昏短常废书。

赖是门前秋水长,沙鸥未遽与人疏。

(0)

春夜读书感怀

荒林枭独啸,野水鹅群鸣。

我坐蓬窗下,答以读书声。

悲哉白发翁,世事已饱更。

一身不自恤,忧国涕纵横。

永怀天宝末,李郭出治兵。

河北虽未下,要是复两京。

三千同德士,百万羽林营。

岁周一甲子,不见胡尘清。

贼酋实孱王,贼将非人英。

如何失此时,坐待奸雄生。

我死骨即朽,青史亦无名。

此诗倘不作,丹心尚谁明。

(0)

幽居即事九首·其一

采药鹿门山,钓鱼富春渚。

君看此气象,何止辈伊吕。

直令终不偶,后人会知汝。

亦不妨著书,世世秘囊褚。

(0)

闲游所至少留得长句五首·其四

已过樵坞到渔村,逢著人家即叩门。

僧釜藜羹加糁美,市垆黍酒带醅浑。

颓龄更愧才能薄,故里方知辈行尊。

身迫九原儿亦老,一经犹欲教诸孙。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