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舅吾知己,殷勤为致书。
地非三楚旧,人是六朝馀。
散带难云卧,牵船已岸居。
不知徐庾笔,奇丽复何如。
外舅吾知己,殷勤为致书。
地非三楚旧,人是六朝馀。
散带难云卧,牵船已岸居。
不知徐庾笔,奇丽复何如。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作的《送刘生之金陵就昏(其三)》中的第三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外甥刘生即将前往金陵(今南京)与岳父团聚的深情祝福与感慨。
首句“外舅吾知己”,点明了刘生与岳父之间的深厚关系,同时也暗示了刘生此行的目的——与岳父相聚。接着“殷勤为致书”一句,描绘了刘生出发前岳父的细心准备和深切关怀,通过一封书信寄托了对刘生旅途平安的祝愿。
“地非三楚旧,人是六朝馀。”这两句则以历史的视角,将金陵的历史底蕴与现实的人事变迁巧妙结合,既赞美了金陵作为六朝古都的历史辉煌,也暗含了对刘生此行将面对的复杂情感与环境的感慨。
“散带难云卧,牵船已岸居。”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细节描写,通过“散带”和“牵船”的场景,形象地展现了刘生即将离开家乡,踏上远行之路的情景。同时,“云卧”和“岸居”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刘生旅途劳顿的关切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最后,“不知徐庾笔,奇丽复何如。”借用南朝文人徐陵和庾信的才华来比喻刘生的才情,表达了对刘生才华的赞赏和对其未来成就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预感着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历史的感慨,更有对未来未知的期待,充分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放翁白首归剡曲,寂寞衡门书满屋。
藜羹麦饭冷不尝,要足平生五车读。
校雠心苦谨涂乙,吟讽声悲杂歌哭。
三苍奇字已杀青,九译旁行方著录。
有时达旦不灭灯,急雪打窗闻簌簌。
倘年七十尚一纪,坠典断编真可续。
客来不怕笑书痴,终胜牙签新未触。
荒林枭独啸,野水鹅群鸣。
我坐蓬窗下,答以读书声。
悲哉白发翁,世事已饱更。
一身不自恤,忧国涕纵横。
永怀天宝末,李郭出治兵。
河北虽未下,要是复两京。
三千同德士,百万羽林营。
岁周一甲子,不见胡尘清。
贼酋实孱王,贼将非人英。
如何失此时,坐待奸雄生。
我死骨即朽,青史亦无名。
此诗倘不作,丹心尚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