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花县几经春,夜度秦关月似银。
陶谢诗名夸得俊,欧虞碑帖认来真。
客边敢复留冠盖,天上应须列搢绅。
跨马又成淮海别,云霄步武莫逡巡。
东风花县几经春,夜度秦关月似银。
陶谢诗名夸得俊,欧虞碑帖认来真。
客边敢复留冠盖,天上应须列搢绅。
跨马又成淮海别,云霄步武莫逡巡。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真的作品《和孙大年留别韵》。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情景,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期待。首联“东风花县几经春,夜度秦关月似银”以春风、花县、秦关、明月等意象,营造出一幅春夜送别的凄美画面,表达了时光流逝、季节更迭的感慨。颔联“陶谢诗名夸得俊,欧虞碑帖认来真”运用典故,将友人的才华比作陶渊明、谢灵运等古代诗人的风华,同时以欧、虞两位书法大家的碑帖比喻对方的真才实学,既赞美了友人的文学与艺术成就,也暗示了两人深厚的友谊。
颈联“客边敢复留冠盖,天上应须列搢绅”转而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祝福,用“冠盖”形容官宦之气派,“天上”、“搢绅”则寄寓了对友人未来仕途顺利、地位显赫的期望。尾联“跨马又成淮海别,云霄步武莫逡巡”则是对即将分别的友人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像跨马驰骋一样,在未来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不畏艰难,最终达到高远的目标。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离别的伤感,又有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水竹谁家宅,幽庭向苑门。
今知季伦沼,旧是辟疆园。
饥鹭窥鱼静,鸣鸦带子喧。
兴成只自适,欲白返忘言。
纳凉每选地,近是青门东。
林与缭垣接,池将沁水通。
枝交帝女树,桥映美人虹。
想是忘机者,悠悠在兴中。
林间求适意,池上得清飙。
稍稍斜回楫,时时一度桥。
水光壁际动,山影浪中摇。
不见李元礼,神仙何处要。
衡阳双峡插天峻,青壁巉巉万馀仞。
此中灵秀众所知,草书独有怀素奇。
怀素身长五尺四,嚼汤诵咒吁可畏。
铜瓶锡杖倚闲庭,斑管秋毫多逸意。
或粉壁,或彩笺,蒲葵绢素何相鲜。
忽作风驰如电掣,更点飞花兼散雪。
寒猿饮水撼枯藤,壮士拔山伸劲铁。
君不见张芝昔日称独贤,君不见近日张旭为老颠。
二公绝艺人所惜,怀素传之得真迹。
峥嵘蹙出海上山,突兀状成湖畔石。
一纵又一横,一欹又一倾。
临江不羡飞帆势,下笔长为骤雨声。
我牧此州喜相识,又见草书多慧力。
怀素怀素不可得,开卷临池转相忆。
《怀素上人草书歌(一本作王邕诗,今从统签另》【唐·王邕页】衡阳双峡插天峻,青壁巉巉万馀仞。此中灵秀众所知,草书独有怀素奇。怀素身长五尺四,嚼汤诵咒吁可畏。铜瓶锡杖倚闲庭,斑管秋毫多逸意。或粉壁,或彩笺,蒲葵绢素何相鲜。忽作风驰如电掣,更点飞花兼散雪。寒猿饮水撼枯藤,壮士拔山伸劲铁。君不见张芝昔日称独贤,君不见近日张旭为老颠。二公绝艺人所惜,怀素传之得真迹。峥嵘蹙出海上山,突兀状成湖畔石。一纵又一横,一欹又一倾。临江不羡飞帆势,下笔长为骤雨声。我牧此州喜相识,又见草书多慧力。怀素怀素不可得,开卷临池转相忆。
https://shici.929r.com/shici/WIwt9ClKuy.html
南方淫祀古风俗,楚妪解唱迎神曲。
锵锵铜鼓芦叶深,寂寂琼筵江水绿。
雨过风清洲渚闲,椒浆醉尽迎神还。
帝女凌空下湘岸,番君隔浦向尧山。
月隐回塘犹自舞,一门依倚神之祜。
韩康灵药不复求,扁鹊医方曾莫睹。
逐客临江空自悲,月明流水无已时。
听此迎神送神曲,携觞欲吊屈原祠。
神理今何在,斯人竟若斯。
颜渊徒有德,伯道且无儿。
白发今非老,青云数有奇。
谁言夕郎拜,翻向夜台悲。
社里东城接,松阡北地开。
闻笳春色惨,执绋故人哀。
终日南山对,何时渭水回。
仁兄与恩旧,相望泣泉台。
第二百零七卷
文若为全德,留侯是重名。
论公长不宰,因病得无生。
大梦依禅定,高坟共化城。
自应怜寂灭,人世但伤情。
共美持衡日,皆言折槛时。
蜀侯供庙略,汉主缺台司。
车马行仍止,笳箫咽又悲。
今年杜陵陌,殄瘁百花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