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沈元诚归自临漳喜而奉寄》
《闻沈元诚归自临漳喜而奉寄》全文
宋 / 陈傅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荔圃班班熟,蚝房个个肥。

我虽缘此误,公亦为何归。

吏事生衣垢,家山减带围。

不无华衮字,卿月更光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énshěnyuánchéngguīlínzhāngérfèng
sòng / chénliáng

bānbānshúháofángféi

suīyuángōngwèiguī

shìshēnggòujiāshānjiǎndàiwéi

huágǔnqīngyuègèngguānghuī

注释
荔圃:荔枝园。
班班:形容果实累累。
蚝房:指蚝壳。
个个:每个。
误:原因。
归:回去。
吏事:公务。
生衣垢:使衣衫蒙尘。
家山:家乡的山水。
减带围:显得山水狭小。
华衮:华丽的官服。
翻译
荔枝园中果实累累,每个蚝壳都饱满肥美。
我虽然因为这个原因而来,但您又为何要回去呢?
公务繁重使我衣衫蒙尘,家乡的山水也仿佛变得狭小了。
虽然身着华丽官服,但你的光芒更加耀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所作的《闻沈元诚归自临漳喜而奉寄》。诗中描绘了荔圃(荔枝园)中的果实累累,蚝房(牡蛎养殖地)的丰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沈元诚从临漳归来的好消息的喜悦之情。诗人自谦因为荔枝和牡蛎的丰美而有所耽误,同时也暗示了友人沈元诚的公务繁忙。他以“吏事生衣垢”形容沈元诚为官的辛劳,衣服上都沾染了尘土。然而,诗人对友人的期待并未因此减少,反而祝愿他在荣归之际,如同华衮(华丽的官服)上的字一般光彩照人,暗示着友人仕途上的荣耀。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对朋友的关怀和对生活的感慨。

作者介绍
陈傅良

陈傅良
朝代:宋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猜你喜欢

谒谢王虞石直指四章·其一

长驱直指尉佗乡,赤帻朱衣赐执囊。

父老喜瞻今绣斧,讴歌犹载旧甘棠。

蛮烟翠拥青骢影,炎海寒生白简霜。

熟路埋轮日多暇,凌云綵笔正飞扬。

(0)

八月十五夜儿辈试毕宿浮翠堂家宴对月·其一

露下天高夜色新,林光掩映水粼粼。

九霄正喜无纤翳,万里同看已满轮。

桂阙影随飞盖客,冰壶寒对弄珠人。

应怜此夕高寒处,好与霜娥仔细论。

(0)

戊午初度宝安陈仪翔邓玄度观察以诗见寿用来韵附使却谢凡四章·其四

嗟君犹忆紫薇郎,老废方知祸福乡。

何日持更逢刺史,不须问道向庚桑。

投琼共讶来双璧,会面犹思累十觞。

老我移家向通德,为邻今喜有元方。

(0)

甲寅春兴十章·其五

今年别是一番春,野色晴曛草色匀。

何处提壶迎社鼓,从教反舌恼花神。

山林长物衰慵日,耕凿馀年暖活身。

却笑春风亦随俗,人人吹得白头新。

(0)

夏日同方翁恬布衣赵文载太学过访无际讲师不遇因与首座论诗一食而返遂赋二律寄赠以当留衣·其二

风尘谁掩竹参差,褦襶红尘客到迟。

杖底看云吟过日,溪头伴鹤去经时。

辰参已放留檀篆,午食空甘荐野葵。

更喜法门多胜事,禅馀小朗亦称诗。

(0)

答谢潮州守徐宗鲁·其二

梅花五月唤愁新,短笛江城客独颦。

海上干旄时入梦,尊前风雨正怀人。

多才自信官能傲,结客应怜禄亦贫。

尘世向来悲遇合,好将双剑问延津。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