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朱华冒径生,幽妍何必减秋英。
红添人面桃花重,露结青腰玉女轻。
傍石翠翘和月冷,上阶金错剪霞明。
山葩不识陶元亮,莫借柴桑处士名。
四月朱华冒径生,幽妍何必减秋英。
红添人面桃花重,露结青腰玉女轻。
傍石翠翘和月冷,上阶金错剪霞明。
山葩不识陶元亮,莫借柴桑处士名。
这首《石菊》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石菊的独特之美。
首句“四月朱华冒径生”,开篇即以四月之季,朱红色的花朵破土而出,生动地展现了石菊在春天蓬勃生长的景象。接着,“幽妍何必减秋英”一句,诗人以菊花的秋日盛放为参照,赞美石菊的美丽并不亚于秋天的菊花,强调其独特的魅力。
“红添人面桃花重,露结青腰玉女轻”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石菊与桃花、玉女相比较,形象地描绘了石菊的鲜艳色彩和轻盈姿态,仿佛是大自然中的一幅生动画卷。
“傍石翠翘和月冷,上阶金错剪霞明”则进一步描绘了石菊生长环境的清冷与明亮。翠绿的花茎随风轻轻摇曳,月光下显得格外清冷;而当阳光照耀在石菊上时,金光闪闪,如同剪裁出的霞光,展现出石菊在不同光线下的美丽。
最后,“山葩不识陶元亮,莫借柴桑处士名”两句,诗人巧妙地引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对石菊独立自赏、不慕虚名的赞赏之情。山中的花朵或许不认识陶渊明,但它们却能像陶渊明一样,保持自己的高洁品质,不借他人的名声来彰显自己。
整首诗通过对石菊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独立人格和高尚情操的追求与赞美。
东君新用少阳时,正月群阴老未归。
千里雪花铺夜景,数声雷鼓作春威。
欲开桃李嗟寒勒,尚蛰龙蛇恨力微。
一挫芳菲一惊物,惘然无处问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