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里水云踪迹,七百年西竺陈人。
眼睛乌律卒,面子黑鳞皴。传衣付法,惹起埃尘。
如今红紫乱朱纷然而出,岂止乎少林五叶一花之春。
斯临远讳,荐此溪蘋,万古千秋累子孙。
十万里水云踪迹,七百年西竺陈人。
眼睛乌律卒,面子黑鳞皴。传衣付法,惹起埃尘。
如今红紫乱朱纷然而出,岂止乎少林五叶一花之春。
斯临远讳,荐此溪蘋,万古千秋累子孙。
这首诗以壮阔的时空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禅宗传承与世事变迁的画卷。"十万里水云踪迹"象征着佛法传播的广大和深远,"七百年西竺陈人"则暗示了佛教历史的悠久。接下来的两句通过"眼睛乌律卒,面子黑鳞皴"形象地描绘了僧侣的形象,暗示修行者的沧桑与岁月痕迹。
"传衣付法"是禅宗衣钵相传的重要仪式,但诗人却说这引发了世俗的纷扰,"惹起埃尘"暗指佛法被世俗化,失去了原本的清净。"如今红紫乱朱纷然而出"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上名利之争的现状,与禅宗追求内心的宁静形成对比。
"岂止乎少林五叶一花之春"引用了少林寺的禅宗故事,表达出对当下禅宗凋零、佛法式微的忧虑。"斯临远讳,荐此溪蘋"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向往,以及对后世子孙能保持清静之心的期望。
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凝练,体现了宋代理学家兼禅师释智愚对于禅宗传承与世事变迁的独特见解,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弹冠乘通津,但惧时我遗。
服勤尽岁月,常恐功愈微。
忠情谬获露,遂为君所私。
出则陪文舆,人必侍丹帷。
箴规响已从,计议初无亏。
一朝长逝后,愿言同此归。
厚恩固难忘,君命安可违!
临穴罔惟疑,投义志攸希。
荆棘笼高坟,黄鸟声正悲。
良人不可赎,泫然沾我衣。
忆自当年拆凤皇,至今消息两茫茫。
盖棺不作横金妇,入地当寻折桂郎。
彭泽晓烟迷宿梦,潇湘夜雨断愁肠。
新诗写记金山寺,高挂云帆上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