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递馀花点素缯。日烘芳炷下萝藤。
为谁雕琢碎春冰。
玉蕊观中犹得誉,木樨岩下尚驰声。
何如高架任伊凭。
风递馀花点素缯。日烘芳炷下萝藤。
为谁雕琢碎春冰。
玉蕊观中犹得誉,木樨岩下尚驰声。
何如高架任伊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赞赏。
"风递馀花点素缯"一句,形象地展现了春风轻拂,带着花香,仿佛在洁白的丝绸上洒落花瓣,给人以细腻柔和的感受。"日烘芳炷下萝藤"则描写了阳光照耀下,温暖而又不失清新的花朵与藤蔓相互缠绕的情景。
"为谁雕琢碎春冰"一句,诗人通过对春天冰冷边缘的雕刻装饰,隐喻着时间流逝和生命脆弱,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珍惜之情。
"玉蕊观中犹得誉,木樨岩下尚驰声"两句,通过对玉蕊观和木樨岩的描写,传递出诗人在自然景观中的赞叹与快乐。玉蕊观内外皆美,木樨岩下的溪水潺潺,都是值得称道的声音。
最后,"何如高架任伊凭"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处眺望的喜悦,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态度的向往。这里的“伊”字用来指代自然界,或是指代心中所向往的人物,给人留下无限遐想。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生动细腻的景象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视与享受,以及对自由生活态度的追求。
休沐不暇懒,趁此郊原晴。
驾言出东门,蹀躞马在坰。
江山恣游眺,颇惬幽人情。
同行有胜侣,豪气如陈登。
妙语倾锦囊,璀璨珠玑盈。
暂释簿领劳,顿觉心迹清。
人生一世中,转徙如邮亭。
爱君绝尘姿,坦坦心地平。
当年功名念,晚节师渊明。
出处岂有心,敢论亏与成。
吾衰百念冷,端如在家僧。
东山本非山,名字空峥嵘。
不见古松色,讵闻山鸟声。
演师独面壁,燕坐朝黄庭。
骨冷唤不回,蚌珠秘龛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