瞥见双白鸥,飞来似相识。
翩翩欲近人,复溅苔花湿。
瞥见双白鸥,飞来似相识。
翩翩欲近人,复溅苔花湿。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乌石矶边的白鸥与苔花的和谐共存。诗人以“瞥见双白鸥,飞来似相识”开篇,巧妙地运用了“瞥见”二字,不仅表现了白鸥突然出现的瞬间感观效果,还暗示了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某种默契或熟悉感,营造出一种亲近而又神秘的氛围。
接着,“翩翩欲近人,复溅苔花湿”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交流的场景。白鸥轻盈飞翔的姿态,似乎在表达它们对人类的好奇与接近的意愿,而“复溅苔花湿”的细节描写,则赋予了这一过程以动态美和诗意,使得整个画面更加鲜活生动。苔花被溅湿,既是对白鸥动作的细腻刻画,也象征着自然界的微妙互动,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成功捕捉并展现了自然界中人与动物之间微妙而和谐的关系,以及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宁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细腻观察力。
贫者士之常,富亦我所欲。
得常讵要大,逐欲何由足。
荒哉化蝶翁,微欤监河粟。
人生命如线,日须不盈匊。
俯仰天地间,何由放羁束。
苒苒年华渐向西,可能回脚下涂泥。
静收营虑远书卷,少有工夫入菜畦。
洁甚水蒲边白鸟,翩然风柳下黄鹂。
犹嫌宿处闻鸡犬,更待移深过虎蹊。
造化涵洪靡不容,近分一谷著愚公。
地因沙涨偏竹宜,山为岩多却碍松。
夜静图书天晓睡,腊寒薪火暑天风。
独惭道学工夫浅,却比先师不屡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