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身生就甲和兵,蠢尔无肠太薄情。
到底未忘公子性,高低不识乱横行。
浑身生就甲和兵,蠢尔无肠太薄情。
到底未忘公子性,高低不识乱横行。
这首诗以螃蟹为题材,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描绘了螃蟹的特性与习性。首先,“浑身生就甲和兵”一句,形象地描述了螃蟹坚硬的外壳和锋利的螯足,如同披挂的铠甲和武器,展现出螃蟹的防御能力和攻击性。
接着,“蠢尔无肠太薄情”一句,通过贬低螃蟹的“无肠”和“薄情”,表达了对螃蟹行为的讽刺。这里的“无肠”可能暗指螃蟹缺乏情感或理性,而“薄情”则可能是对螃蟹在特定情境下表现出来的冷漠或无情的批评。
“到底未忘公子性”一句,进一步揭示了螃蟹的本质特征——即使在极端环境下,螃蟹仍然保持着其固有的本性,即“公子性”。这里“公子性”可能指的是螃蟹的优雅、高贵或是某种特定的行为模式,强调了螃蟹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变性。
最后,“高低不识乱横行”一句,通过“高低不识”这一表述,讽刺了螃蟹在面对复杂环境时的盲目行动,不论是在高处还是低处,它们都只是随意横行,缺乏方向感或判断力。这句诗总结了螃蟹行为的普遍特点,即缺乏智慧和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螃蟹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物理特性和行为模式,还蕴含了对某些人类行为的隐喻和批判,如缺乏理智、盲目行动、固守本性而不变通等。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