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玄都观》
《玄都观》全文
唐 / 蜀太后徐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千寻绿嶂夹流溪,登眺因知海岳低。

瀑布迸舂青石碎,轮茵横剪翠峰齐。

步黏苔藓龙桥滑,日闭烟罗鸟径迷。

莫道穹天无路到,此山便是碧云梯。

(0)
注释
千寻:形容山峰极高,极言其远。
绿嶂:绿色的山峰,形容山色青翠如屏障。
流溪:流动的小溪。
登眺:登山远望。
海岳:海洋与山岳,泛指自然景物。
瀑布:水流从悬崖陡坡倾泻而下的水体。
迸舂:水冲撞石头,形容瀑布的力量。
青石:青色的石头。
轮茵:像车轮一样展开的草地,形容广阔平坦的草地。
翠峰:颜色翠绿的山峰。
步黏:脚步因为湿滑而粘连。
苔藓:生长在潮湿环境中的植物。
龙桥:可能指形态如龙或有龙雕饰的桥梁,这里形容桥的华美与险峻。
日闭:被遮蔽的日光。
烟罗:烟雾弥漫如罗网。
鸟径:狭窄的小路,常指人迹罕至之处。
莫道:不要说。
穹天:高远的天空。
无路到:没有道路可以到达。
碧云梯:通往碧空的阶梯,比喻高耸入云的山峰如同登天之路。
翻译
在千回百转的绿色山峰间,溪流穿梭其间,登高远望方知大海和山岳也显得低矮。
瀑布冲击着青石使其破碎,如同绿地毯横跨切割使得翠绿的山峰齐整排列。
行走时脚步粘附着苔藓使龙桥变得滑腻,太阳被烟雾般的罗网遮蔽让鸟儿的小径也迷失方向。
不要说高远的天空没有路径可到达,这座山本身就是攀登青云的阶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深的山谷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攀登高峰、探索自然奥秘的精神状态。开篇“千寻绿嶂夹流溪”,即勾勒出一幅雄伟的山水画卷,绿色的山峦连绵不绝,如同巨龙蜿蜒于流水之间。

接着,“登眺因知海岳低”表明诗人通过攀登高峰,对比之下,才深刻感受到其他山岳的矮小。这种对比手法增强了景物的雄伟感,同时也映射出诗人的心境,他们渴望探索更为深远的真理和美好。

“瀑布迸舂青石碎,轮茵横剪翠峰齐”中,“瀑布迸舂”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水流激荡、冲击岩石的声音与画面,而“轮茵横剪翠峰齐”则展示了山峦之间云雾缭绕,仿佛有人工精致的雕刻一般。

“步黏苔藓龙桥滑,日闭烟罗鸟径迷”一句,通过对道路湿滑、光线昏暗以及鸟儿飞翔路径难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深邃的氛围。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行走,不仅是身体上的探险,更有心灵上的寻觅。

最后,“莫道穹天无路到, 此山便是碧云梯”表达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即便是在被认为无法到达的地方,也能找到通往更高境界的道路。而“此山”二字,更强调了这座山在诗人心中的特殊意义,它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还是通向精神世界的一架梯子。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的精细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探索欲望与精神追求,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化的意境。

作者介绍

蜀太后徐氏
朝代:唐

猜你喜欢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五十五

寒坐无言,孤藤在拳。片心群像外,一句万机前。

身闲眼活,盘滑珠旋。

虚空故无壁落碍,解了十方三世缘。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一六八

缄默之妙,本光自照。鉴物之真,眼里有筋。

出气之快,鼻头有窍。见道之根,德象之要。

处处相应兮,不馀不少。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

澄潭之月,苍山之雪。清白家风,灵明事业。

秋空净无痕,野云闲不彻。

如今借问旁观,且道看何行列。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一八九

静而无像,动而无功。湛兮秋下水,应也树头风。

到处随缘成佛事,超情只个是神通。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一一○

貌古而孤,气清而癯。秋生林壑,月在江湖。

见道之体盈而虚,随世之用有而无。

佛佛祖祖,只个规模。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一七二

静据胡床,閒握柱杖。正念绝机丝,起家无伎俩。

珠旋翡翠盘中,月在珊瑚枝上。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