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池》
《南池》全文
唐 / 贾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萧条微雨绝,荒岸抱清源。

入舫山侵塞,分泉稻接村。

秋声依树色,月影在蒲根。

淹泊方难遂,他宵关梦魂。

(0)
注释
萧条:形容景象冷落、凄凉。
微雨:细小的雨点。
绝:消失,停止。
荒岸:荒废的河岸。
抱:环绕,包围。
清源:清澈的水源。
入舫:进入船内。
山侵塞:山势逼近,仿佛要填满视野。
分泉:划分开的泉水。
稻接村:稻田连着村庄。
秋声:秋天的自然声音,如风声、落叶声。
依:依靠,伴随着。
树色:树木的颜色。
月影:月光的投影。
蒲根:菖蒲的根部。
淹泊:长时间停留,滞留。
难遂:难以实现,难以满足。
他宵:下一个夜晚。
关梦魂:关卡入梦,意指旅途中的思念或期盼。
翻译
雨后的景色显得萧瑟凄凉,河边荒芜的岸旁紧邻清澈的水源。
山峦仿佛要侵入小船,泉水分开田地连接着村庄。
秋天的声音随着树色低沉,月光洒在菖蒲的根部。
长久停留难以如愿,夜晚的梦境中我将穿越关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忧愁的自然景象。开篇“萧条微雨绝,荒岸抱清源”两句,设置了一种秋末初冬的氛围,微雨之后的萧瑟之气与荒凉的河岸形成鲜明对比,而清澈的泉水则在这宁静中流淌,显得格外珍贵。

“入舫山侵塞,分泉稻接村”两句,则是从动态和生活场景切入,描绘了舟船与自然、农耕活动相互交织的画面。山势延伸至河岸边,似乎要将那份宁静也带给远处的乡村。而“分泉稻接村”更是表现了水源对农业生活的重要性。

诗人在“秋声依树色,月影在蒲根”中捕捉到了秋夜特有的声音和光线。秋风中的叶声似乎附着于树木之上,而月光则穿透了芦苇,营造出一种深远而又柔和的意境。

最后,“淹泊方难遂,他宵关梦魂”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某种不易实现的愿望,以及因这种愿望而生的夜晚思绪。这里的“他宵”指的是另一个夜晚,可能是对未来的憧憬,也可能是对过去的回忆。而“关梦魂”则是将这些情感牢牢地扣在心灵深处。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面对未知时的情感波动。

作者介绍
贾岛

贾岛
朝代:唐   字:浪(阆)仙   号:无本   籍贯: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   生辰:779~843年

贾岛(779~843年),字阆(读láng)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人。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后来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今四川大英县)主簿。
猜你喜欢

观圃

行行观我圃,物理析秋毫。

日夜新花发,春秋老树高。

力耕何所获,瓮灌未为劳。

天地一樽酒,螟蛉视尔曹。

(0)

红云亭即事五首·其四

江湖垂老死,天地忽风尘。

岂不多华屋,何曾属主人。

此亭聊著眼,数口仅容身。

鸡犬桑麻里,侯王愧小民。

(0)

次韵赵云中饮呈孟君复二首·其二

可遨昆阆步瀛莱,祇爱钻腮笑靥开。

暮雨朝云元易散,昏钟晓鼓故相催。

身如病鹤犹遗骨,心似焦桐亦未灰。

纵使吾曹不排闼,不应门阈上苍苔。

(0)

次韵刘君鼎见赠二首·其二

真复多多穷传记,端能亹亹著诗文。

名场早捷千军阵,胪陛应符五色云。

乱后湖山今稍稍,閒中宾主几醺醺。

衰迟亦欲陪赓唱,未必当筵逮所闻。

(0)

次韵仇仁近有怀见寄十首·其十

相从汩没走泥涂,忽又还家半载馀。

把盏何由尝我酒,典钱犹忆借君书。

儿孙十辈娱诗老,梅竹千株护野庐。

东望怀人屡搔首,能来相访定何如。

(0)

书所见

春风元在眼,雪定不难消。

冻杞垂红子,晴麰动绿苗。

行人相叫唤,旅雁忽惊飘。

古柱镌年号,承平旧石桥。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