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岑矗矗水潺潺,茆屋松风昼掩关。
落日钟声来远寺,行人初向石桥还。
遥岑矗矗水潺潺,茆屋松风昼掩关。
落日钟声来远寺,行人初向石桥还。
此画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山水画卷。在画面中,远处的山峦矗立,仿佛是天地间的一道屏障,与流动的溪水相映成趣。茅草屋点缀其间,松林中的微风轻轻吹过,似乎为这静谧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日暮时分,钟声从远处的寺庙传来,与夕阳的余晖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画面的主角——一位行人,正沿着石桥缓缓归来,与整个环境和谐共存,构成了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美妙景象。整幅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巧妙的布局,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追求,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争献交酬,消受取、真山真水。
供不尽、杯螺浮碧,髻鬟拥翠。
莫便等闲嗟去国,固因特地经仙里。
奉周旋、惟有老先生,门堪倚。追往驾,烟霄里。
终旧学,今无计。叹白头犹记,壮年标致。
一乐堂深文益著,风雩亭在词难继。
问有谁、熟识晦庵心,南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