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之山高插天,龙滩之水天与连。
山明水秀涵万象,风月不尽春无边。
华堂隐映龙滩上,乔木阴森老无恙。
翠挹云屏四百峰,澄拖江练三千丈。
主人抱道不求名,乐山乐水怡吾情。
半帘爽气朝拄颊,一曲沧浪时濯缨。
宾戚过从日谈笑,潜搜万汇供诗料。
三尺焦桐膝上横,写尽峨洋山水调。
平生于我最心投,对酒开窗几度留。
相思更拟携琴去,绿竹坡前拢小舟。
罗浮之山高插天,龙滩之水天与连。
山明水秀涵万象,风月不尽春无边。
华堂隐映龙滩上,乔木阴森老无恙。
翠挹云屏四百峰,澄拖江练三千丈。
主人抱道不求名,乐山乐水怡吾情。
半帘爽气朝拄颊,一曲沧浪时濯缨。
宾戚过从日谈笑,潜搜万汇供诗料。
三尺焦桐膝上横,写尽峨洋山水调。
平生于我最心投,对酒开窗几度留。
相思更拟携琴去,绿竹坡前拢小舟。
这首诗描绘了罗浮山与龙滩水的壮丽景色,以及陈琴窗先生在山水间的雅致生活。诗中以“罗浮之山高插天,龙滩之水天与连”开篇,生动展现了山高水长的自然景观。接着,“山明水秀涵万象,风月不尽春无边”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山水之美,仿佛四季皆春,万物皆在其中。
“华堂隐映龙滩上,乔木阴森老无恙”描绘了陈琴窗先生居所的幽静与古朴,与外界的喧嚣形成对比,突显出他的宁静与超然。接下来,“翠挹云屏四百峰,澄拖江练三千丈”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山峰之多、江面之广,令人叹为观止。
“主人抱道不求名,乐山乐水怡吾情”表达了陈琴窗先生追求精神境界而非世俗名利的生活态度,他与自然和谐共处,心灵得到极大的满足。“半帘爽气朝拄颊,一曲沧浪时濯缨”更是将人物形象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与自在。
最后,“宾戚过从日谈笑,潜搜万汇供诗料”描绘了陈琴窗先生与朋友之间的欢聚场景,以及他在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的过程。而“三尺焦桐膝上横,写尽峨洋山水调”则点明了他擅长音乐,通过弹奏古琴来表达对山水的热爱与感悟。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自然风光的壮美,也颂扬了陈琴窗先生淡泊名利、亲近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哲学,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归来乎,古来圣人作春秋,始尊王室严诸侯。
一辞初不待商偃,岿然古道灵光殿。
纲维名教世所难,初非凿空凌漶漫。
二百四十馀年间,乱臣贼子俱汗颜。
归来乎,后世多不然,吾道秋叶枯。
纸扇一破难再糊,种瓜冬实欺群儒,魏王反诮齐无珠。
纷纷似此不忍道,冠屦衣裳尽颠倒。
苏秦六国相金印,园绮商岭饭芝草。
归来乎,不可留。
山中木绵正堪裘,乘槎鼓枻湘江流,直欲下至沧海头。
白衣苍狗纷百变,蛇神牛鬼宁堪俦?
归来乎,将安归师之所存,古今得丧奚须论。
有口不饮贪泉水,有眼但看南山云。
尘埃风雨夘复酉,千载虚名一杯酒。
《群公见和又答四首·其二》【元·刘鹗】归来乎,古来圣人作春秋,始尊王室严诸侯。一辞初不待商偃,岿然古道灵光殿。纲维名教世所难,初非凿空凌漶漫。二百四十馀年间,乱臣贼子俱汗颜。归来乎,后世多不然,吾道秋叶枯。纸扇一破难再糊,种瓜冬实欺群儒,魏王反诮齐无珠。纷纷似此不忍道,冠屦衣裳尽颠倒。苏秦六国相金印,园绮商岭饭芝草。归来乎,不可留。山中木绵正堪裘,乘槎鼓枻湘江流,直欲下至沧海头。白衣苍狗纷百变,蛇神牛鬼宁堪俦?归来乎,将安归师之所存,古今得丧奚须论。有口不饮贪泉水,有眼但看南山云。尘埃风雨夘复酉,千载虚名一杯酒。
https://shici.929r.com/shici/Y8Xf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