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生师子窟,僧宝光照夜。
我如龟六藏,一庵聊作夏。
无生师子窟,僧宝光照夜。
我如龟六藏,一庵聊作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领悟。
“无生师子窟”,开篇即以“无生”二字点明主题,暗示生命虽短暂,但心灵的觉醒与智慧的光芒却能超越生死,如同狮子般威猛不屈。接着,“师子窟”则比喻为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充满力量与智慧,即使在黑夜中也能照亮前行的道路。
“僧宝光照夜”,进一步强调了僧侣作为智慧与道德的象征,在黑暗中给予人们光明与指引。这里的“僧宝”不仅指具体的僧人,更代表了佛法的智慧与慈悲精神,能够照耀人心,驱散内心的迷雾。
“我如龟六藏,一庵聊作夏。”诗人自比为龟,龟寿长且稳重,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持久。在“一庵”中度过夏天,既是对简单生活状态的描述,也是对内心宁静、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的追求。这里“夏”字不仅指季节,也暗含了“破夏归”的意象,预示着结束与开始的循环,生命的不断流转与重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活情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思,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通过禅宗的视角,展现了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在平和的生活哲学。
镇无聊、一尊相属。罪言君试听取。
管城食肉都无相,妄意凤脩麟脯。君且住。
问鲭合侯家,胜得齑盐否。书空自语。
叹臣朔常饥,将军负腹,奇气向谁吐。
麟阁上,往事不堪细数。算来图画难据。
高平博陆皆人杰,属国尔来何许。休起舞。
便燕颔、权奇无觅封侯处。歌予和汝。
纵掣得金鳌,凫髦未扫,莫慰此情苦。
依然阁署滕王字。江风夜吹鸱尾。
画槛摧丹,文窗卸绿,前日何人曾倚。惊涛四起。
把眉阔西山,拍残妆翠。
几许帆樯,问谁颜鬓最憔悴。
咸亨年少俊笔,已将歌舞事,都付秋水。
浩劫千年,危甍换昔,聊识霞天馀意。尘情暂洗。
待宗浪淩风,阮途收泪。漫惹閒愁,又搀凭眺里。
别有临觞意,非关饮兴频。
琴樽徒寂寞,诗酒漫逡巡。
狎厌东山妓,喧憎北海宾。
胸原饶磊块,世未息烟尘。
何物堪酬主,斯时合致身。
龙精惊在握,虎气喜相亲。
雷焕占非偶,风胡辨独真。
芙蓉锷上灿,霜雪匣中新。
睥睨怀仇齿,盘桓念蹇屯。
连呼尽百斗,此际意谁伦。
丹翰戾南国,矢音曜奇姿。
梧掖肃秋霜,秉节陈危词。
狐鼠已魄阻,凭城安所施。
天意神颠倒,吾道无诡随。
瞻彼高冈翙,何妨暂枳栖。
君子司邦直,卑飞亦光仪。
中诚苟不昧,剖衷对龙墀。
嗟余抱孤愤,慷慨共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