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桁闲花,雉场秋草,渠侬不解伤春。
堕策闲坊,一株红桕遮门。
十三楼下秦淮碧,侧乌纱、亲访桃根。
谩销魂、三十年来,此度才真。
萧郎四九头先白,要蓝罗小袖,早暮看承。
天女维摩,相逢总是禅人。
短辕长柄知何用,料春风、不煮仓庚。
问香茗、不唤朝华,定唤朝云。
雀桁闲花,雉场秋草,渠侬不解伤春。
堕策闲坊,一株红桕遮门。
十三楼下秦淮碧,侧乌纱、亲访桃根。
谩销魂、三十年来,此度才真。
萧郎四九头先白,要蓝罗小袖,早暮看承。
天女维摩,相逢总是禅人。
短辕长柄知何用,料春风、不煮仓庚。
问香茗、不唤朝华,定唤朝云。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秦淮河畔的闲适景象,以雀鸟栖息、秋草丛生为背景,展现出一种淡淡的春日感伤。"雀桁闲花,雉场秋草"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自然界的宁静与落寞,暗示了主人公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堕策闲坊,一株红桕遮门",写的是主人公在闲暇的坊间小巷,被一株红桕树吸引,这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色彩,也寓含着他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十三楼下秦淮碧",点明地点,秦淮河的碧波映照着主人公的心境,他仿佛能回想起三十年前的旧事,此刻的重游更显真实与深情。
"萧郎四九头先白",借用了萧郎的典故,形容自己年华已逝,而"要蓝罗小袖,早暮看承"则表达了对新纳妾室的疼爱和期待,尽管岁月匆匆,仍有温情在心头。"天女维摩,相逢总是禅人",以佛教故事入词,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超脱与禅意。
最后几句,"短辕长柄知何用,料春风、不煮仓庚",看似无用的物件,却寓意着主人公对生活的淡然态度,春风不再煮酒烹茶,而是唤来香茗与朝云,流露出他对平淡生活的向往和对情感的微妙处理。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既有对过去的回忆,又有对当下的珍惜,展现了作者樊增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