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村旧筑一台牢,骋望堪来月几遭。
苍耳径回祠庙古,鹁鸠声引白云高。
晴峰点点纡屏画,旷野微微涌翠涛。
一度登临一吟弄,主人诗笔已降骚。
边村旧筑一台牢,骋望堪来月几遭。
苍耳径回祠庙古,鹁鸠声引白云高。
晴峰点点纡屏画,旷野微微涌翠涛。
一度登临一吟弄,主人诗笔已降骚。
这首明代林光的《郯城任侍御东庄八景(其二)蜡台晴望》描绘了边村的一座古老建筑在晴朗天气下的壮丽景象。诗中以“边村旧筑一台牢”开篇,巧妙地将“牢”字与“台”字结合,既指建筑稳固,又暗含眺望之意。接下来,“骋望堪来月几遭”,表达了此处是观月的好地方,引出下文对周围景色的细腻描绘。
“苍耳径回祠庙古,鹁鸠声引白云高。”这两句通过“苍耳径”和“祠庙古”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而“鹁鸠声引白云高”则以自然之声衬托出天空的辽阔与云朵的悠然,形成动静结合的画面。
“晴峰点点纡屏画,旷野微微涌翠涛。”这两句进一步展开画面,晴朗的山峰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而广阔的田野则仿佛涌动的绿色波涛,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生机。
最后,“一度登临一吟弄,主人诗笔已降骚。”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美景的赞叹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主人的才华,将此景比作屈原的《离骚》,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村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和谐统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赞美。
一年唯一日。游人共惜,今宵明月。
露洗霜磨,无限金波洋溢。
幸有瑶琴玉笛,更是处、江楼清绝。邀俊逸。
登临一醉,将酬佳节。
岂料数阵顽云,忽掩却天涯,广寒宫阙。
失意初筵,唯听秋虫呜咽。
莫恨姮娥薄相,且吸尽、杯中之物。圆又缺。
空使早生华发。
晓妆乍了,又翩翩何许、飞来临镜。
欲寄相思无一字,拈起芳心重省。
鬓亸云低,眉颦山远,去翼宜相映。
娇波频送,恍如秋水涵影。
几度揉损啼红,恨卿卿不到,吴江枫冷。
一点风流应解妒,翡翠双钿相并。
忘入香奁,时偎绣枕,看足宫花暝。
多情剪就,忍教分做孤另。
雪迷幽径月迷津。水南村。竹间门。
惟有天寒,翠袖伴朝昏。
玄圃移根来万里,空怨杀,楚江云。
玉堂深处护仙真。怕京尘。染芳魂。
一种清香,占断百花春。
只恐东君偏爱惜,桃与李,却生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