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唇玉指品鸾箫,一曲新翻涩未调。
报道客来犹不信,果然门外系兰桡。
朱唇玉指品鸾箫,一曲新翻涩未调。
报道客来犹不信,果然门外系兰桡。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音乐与访客之间的微妙互动。"朱唇玉指品鸾箫",开篇即以“朱唇”和“玉指”这样的词汇,形象地描绘了演奏者的美丽与优雅,鸾箫则是古代的一种吹奏乐器,其音色清脆悦耳,此处用来形容演奏者手中的乐器,既体现了乐器本身的珍贵,也暗示了演奏者技艺的高超。
"一曲新翻涩未调",接着描述了演奏者正在尝试演奏一首新曲子,由于是初次尝试,曲调可能还略显生涩,但这种不完美反而增添了几分真实感和期待感,让人对接下来的演奏充满想象。
"报道客来犹不信",当有人来访时,演奏者或许还在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中,对于外界的干扰感到有些意外或不解,这里的“犹不信”不仅表现了演奏者对音乐的专注,也暗示了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投入。
"果然门外系兰桡",最后以“果然”二字呼应开头,点明了来访者确实是特意前来欣赏音乐的,而“门外系兰桡”则巧妙地将场景从室内延伸至室外,仿佛门外停泊着一艘装饰精美的小船,暗示了来访者可能是从远方而来,为了这场音乐盛宴不惜舟车劳顿。这一句不仅增添了画面的丰富性,也赋予了整个场景一种浪漫和雅致的气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关于音乐、访客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美好场景,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细腻感知。
西风又起天涯路,吹残碧云如马。
十载江湖,无人到处,惯与闲鸥争霸。一双不借。
更庐阜寻僧,远投莲社。
行路寻常,曹将军笔也难写。销磨旧怀艳冶。
向荒台流水,空吊琴雅。
夕跨苍龙,朝辞黄鹤,明日芙蓉手把。与君别者。
莫只学人间,秋虫吟哑。五岳归来,早将书代话。
坏云堕,灰飞万瓦,雾锁千堞。残血经霜藓发。
哀笳傍水弄阕。恼客子、登临羁绪结。
旧游地、阁毁亭折。
似唤起、虫沙对人语,江山共悽绝。悲切。
故乡乱久离阔。叹道阻归难,青天远、未语声暗咽。
嗟后死堪怜,遑问生别。向凤泪竭。
凭梦寻同照,家山今月。魂溯回风酸波叠。
流红殢、旧腥未歇。乱鸦起、飞鸣城上缺。
战尘黦、碧化龙沙,助暝色、同云惨澹催春雪。
雁红吹满。千林树、还催吟鬓彫晚。
翠微多处看西山,戒峭寒清旦。带一抹、平芜似剪。
愁心江上烟波远。
荡倦客羁魂,纵宋玉能招,到此不禁肠断。仍见。
遍插茱萸,车螯丁酒,醉菊香噀缸面。
故乡无地可登临,定有人伤乱。剩蜀国、弦中望眼。
薛涛笺写蘋洲怨。
念岁华,惊离梦,京洛衣缁,锦城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