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客仍流转,愁人独远征。
釜遭行路夺,席与舍儿争。
混迹同佣贩,甘心变姓名。
寒依车下草,饥糁䥶中羹。
浦雁先秋到,关鸡候旦鸣。
蹠穿山更险,船破浪犹横。
疾病年来有,衣装日渐轻。
荣枯心易感,得丧理难平。
默坐悲先代,劳歌念一生。
买臣将五十,何处谒承明。
久客仍流转,愁人独远征。
釜遭行路夺,席与舍儿争。
混迹同佣贩,甘心变姓名。
寒依车下草,饥糁䥶中羹。
浦雁先秋到,关鸡候旦鸣。
蹠穿山更险,船破浪犹横。
疾病年来有,衣装日渐轻。
荣枯心易感,得丧理难平。
默坐悲先代,劳歌念一生。
买臣将五十,何处谒承明。
这首《旅中》是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描绘了诗人长期漂泊在外,孤独远征的生活状态。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艰辛、人生的无常以及对历史的感慨。
首联“久客仍流转,愁人独远征”,开篇即点明了诗人长期在外,四处漂泊,内心充满愁苦,独自一人踏上遥远的征途。接着,“釜遭行路夺,席与舍儿争”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旅途中的艰难,不仅生活用品被路人夺取,连休息的地方也与孩童争夺,生活之困顿可见一斑。
“混迹同佣贩,甘心变姓名”表现了诗人为了生存,不得不与商贩为伍,甚至不惜改名换姓,隐匿身份,以求自保。接下来,“寒依车下草,饥糁䥶中羹”则进一步描述了生活的艰苦,寒冷时只能依靠车下的草取暖,饥饿时只能以羹为食,生活条件极其简陋。
“浦雁先秋到,关鸡候旦鸣”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而“蹠穿山更险,船破浪犹横”则描绘了旅途中的险阻,即使山路险峻,船只破旧,也无法阻挡前行的脚步。
后半部分“疾病年来有,衣装日渐轻”反映了诗人年老体衰,疾病缠身,衣物也因长期漂泊而变得轻薄。面对人生的无常,诗人感慨“荣枯心易感,得丧理难平”,既感叹人生荣华与衰败的易感,又难以接受命运的不公。
最后,“默坐悲先代,劳歌念一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一生辛劳的回顾。而“买臣将五十,何处谒承明”则是以汉代著名贤士朱买臣的故事作为结尾,暗含了对自身命运的反思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对旅途艰辛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人生的深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