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子对客凄无语,有身还乡状羁旅。
颇供赋役颂泰平,却退消摇避宫府。
县门填填伐大鼓,扬旗市卒号似怒。
不能菁茅荫寒谷,夜常佳眠书拒户,飘飒枯桑湿风雨。
客子对客凄无语,有身还乡状羁旅。
颇供赋役颂泰平,却退消摇避宫府。
县门填填伐大鼓,扬旗市卒号似怒。
不能菁茅荫寒谷,夜常佳眠书拒户,飘飒枯桑湿风雨。
这首清代诗人高心夔的《客子吟(其一)》描绘了一位在外漂泊的游子面对家乡生活的场景。诗中,客子身处异乡,内心充满孤寂和无奈,只能通过赋税和劳役来表达对太平盛世的微薄贡献。然而,他选择远离宫廷权贵,以求自保。县衙门外鼓声喧嚣,市卒挥旗,气氛紧张,似乎隐含着社会动荡的气息。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无法像茅草一样为贫寒的人们提供庇护,夜晚只能在风雨中辗转难眠,透过窗户看书,生活困苦而凄凉。整个画面充满了人生的艰辛与无奈。
旧时月色,照旧时窗户,懒觅窗前旧笙谱。
任春长春短,花落花开,从未见、去去流光重度。
无端新梦觉,记得分明,梦里华年竟如故。
一样好凉秋,一样伤心,又一样、云和不鼓。
何必要、还丹驻红颜,但蝴蝶飞飞,总忘迟暮。
一唱伤心曲。古今来、才原妨命,慧难修福。
见说玉楼词赋手,偶向软红托足。
回首处、山丘华屋。
目断湘江云万叠,泪斑斑,不到千竿竹。
歌楚些,放声哭。秦嘉逝矣悲徐淑。
不如它、寻常燕子,双飞双宿。
自是文章知己感,岂为天寒幽独。
愿长茂、女贞花木。
留得大家椽笔在,辑仙郎、遗稿联吟轴。
彤管吏,更须续。
远雁悲鸣,哀蝉暗咽,销魂齐作秋声。
画角城头,斜阳冷带鸦声。
怕听荒村落叶,近黄昏、古寺钟声。
长亭外,有粘天衰草,响送车声。
漫向门前问卜,但计程窗下,敲断钗声。
檐铁铮琮,小楼前后风声。
邻家又催刀尺,捣寒衣、一片砧声。
黄花瘦,捲帘人、微褪钏声。
文窗潇洒,青梅小、正是牡丹时节。
珠箔低垂微雨过,险韵词成新阕。
轻拂乌栏,横陈绿绮,燕子香泥湿。
朱樱初熟,炉香茗碗清绝。
消受几日韶华,几番风雨,杜宇声声泣。
门外絮飞花落尽,春去谁能留得。
绿叶成阴,荷钱渐长,多少闲踪迹。
两眉馀恨,至今犹是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