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古三章·其二》
《咏古三章·其二》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众煦蟠广垠,飘山成雰埃。

茂先世不作,丑黠良可哀。

飞沈任鱼鸟,内鉴凛蹠夷。

醪酒难水涤,蛆化有澄时。

周霍岂甘谤,白日原无私。

棘蝇妒垂璧,池贝忌素丝。

吾道有真际,我思谢元晖。

(0)
鉴赏

这首诗《咏古三章(其二)》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对比和比喻,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首句“众煦蟠广垠,飘山成雰埃”以自然景象起笔,形象地描绘了众人之力汇聚,可以改变广阔天地,甚至能将高山吹散为尘埃的壮观场景,隐喻了集体力量的强大。接着,“茂先世不作,丑黠良可哀”则转向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指出那些未能在历史上留下伟大功绩的人物,他们的行为或品质令人惋惜。

“飞沈任鱼鸟,内鉴凛蹠夷”进一步阐述了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强调了内心坚守的重要性,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保持自我,不受外界影响。“醪酒难水涤,蛆化有澄时”则以酒与水的难以相容,比喻某些事物的本质难以被彻底改变,但也有澄清之时,暗示了改变的可能性。

“周霍岂甘谤,白日原无私”通过引用周公和霍光的例子,表明了即使在遭受非议时,他们也坚守正直,如同白日般光明磊落,不为外界舆论所动。接下来,“棘蝇妒垂璧,池贝忌素丝”运用了两个生动的比喻,指责那些嫉妒他人成就和品质的小人,如同棘蝇对珍贵的璧玉垂涎,池贝对纯白的丝线忌惮。

最后,“吾道有真际,我思谢元晖”表达了诗人对于真理和高尚品德的追求,以及对古代文学家元晖的敬仰,认为自己的思想和追求与古人相通,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致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自然现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道德、真理和人性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美好品质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和周子通助教同张元祯倡和诗卷子

懒性何堪接贵游,松江之下每科头。

不能取友山中社,更欲移家海上州。

老去生涯清似水,兴来诗思淡于秋。

玉堂杰作难为和,白首狂吟秪自愁。

(0)

南安周知事瑞雀

岁岁双栖傍主人,昔年谁与号嘉宾。

应图夜半衔环报,不比阶前得食驯。

公干题诗犹未远,不疑作颂秪如新。

东风更得周郎便,看尔翩翩上苑春。

(0)

送罗成之移居崇明其子季通亦之本州校官

先生八月乘烟雾,妻子同随海上槎。

太守宾筵先肃客,广文官舍即为家。

波涛浩荡藏阴火,岛屿微茫接太霞。

闻说三洲多药草,可能无意到丹砂。

(0)

周平叔夜宿崇明寺海云楼偕罗成之隐君文长老及卢隐君以沙头双瓶为韵各赋诗四首次韵卷后·其一

沧洲三月住星槎,闻访青原隐者家。

四老咏歌能玩世,百年聚散若抟沙。

饥来且食书中粟,老去空悲镜里花。

明日分携各努力,暮云回首隔天涯。

(0)

题石林茅屋

春林深深石如笋,我屋正在林之西。

结茅不放风雨入,种树乃与岗峦齐。

天寒白鹤向人语,日暮野鸟来上啼。

浣花老人不可作,何处客至同幽栖。

(0)

寄张仲举助教

三寄新诗竹下来,多君高兴忆东淮。

尘埃没马昏归舍,风雨听鸡晓入斋。

此日阳城须谏议,当时方朔谩诙谐。

曼曼花底相思夜,酒满春城月满街。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