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陪于思庸训导登道山亭观梅》
《陪于思庸训导登道山亭观梅》全文
元 / 朱德润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道山亭下梅花村,坡仙作诗为招魂。

明姿照人隔寒水,瘦影带月欺黄昏。

先生颇厌郡斋冷,持书晚约窥山园。

松风吹香清人骨,地炉烟销酒初温。

孤标已出群卉上,故遣雪意迷晴暾。

和羹结子时较晚,先传春色来衡门。

天寒谷幽翠袖薄,岂知青鸟能传言。

明晨看花重有约,呼童扫石罗清尊。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朱德润的《陪于思庸训导登道山亭观梅》描绘了冬日里梅花的清雅与傲骨,以及诗人与友人一同赏梅的雅趣。

首句“道山亭下梅花村”,点明地点,以“道山亭”与“梅花村”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高雅的氛围。接着,“坡仙作诗为招魂”一句,借用了苏轼(坡仙)的故事,暗喻梅花吸引着文人墨客前来欣赏,增添了诗意。

“明姿照人隔寒水,瘦影带月欺黄昏。”这两句生动描绘了梅花在寒冷的水中绽放,其明亮的姿态仿佛能照亮周围,而其瘦长的影子在月光下显得更加突出,甚至似乎在挑战黄昏的宁静,展现了梅花的坚韧与独立。

“先生颇厌郡斋冷,持书晚约窥山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官署(郡斋)的厌倦,渴望在夜晚与友人一同前往山园赏梅,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松风吹香清人骨,地炉烟销酒初温。”松树的清香与炉火的温暖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充满诗意的场景,让人感受到冬日里的温暖与舒适。

“孤标已出群卉上,故遣雪意迷晴暾。”梅花以其独特的风姿超越了其他花卉,即使是在雪花纷飞的冬季,也能让阳光变得模糊不清,强调了梅花的与众不同与高贵。

“和羹结子时较晚,先传春色来衡门。”梅花虽开花较晚,但它的香气和色彩却能提前预告春天的到来,表现了梅花对季节更替的敏感与影响。

“天寒谷幽翠袖薄,岂知青鸟能传言。”即使在寒冷的山谷中,翠绿的衣袖也显得单薄,但青鸟却能传递消息,象征着梅花虽处偏远之地,却能通过某种方式被世人所知。

最后,“明晨看花重有约,呼童扫石罗清尊。”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约定第二天再次赏花,并准备了清酒,预示着他们将再次享受这美好的时光,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共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冬日里的一抹生机与雅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生活美好时刻的期待。

作者介绍

朱德润
朝代:元

(1294—1365)睢阳人,徙吴中,字泽民。工画山水人物,能诗,善书。仁宗延祐末荐授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院编修。英宗嗣位,出为镇东儒学提举,后弃官归。顺帝至正中,起为行中书省照磨,摄守长兴。有《存复斋集》。
猜你喜欢

花心动·醒眼明霞

醒眼明霞,问染成、晴堤几分秋色。
腻困未醒,欲语还羞,掩映雾笼烟幂。
艳姿相亚柔枝妥,恁娇倚、西风无力。
只疑是、彩云散影,误留仙魄。
不见芳卿信息。
但晓沁嫣红,雨湿轻白。
落日光中,窥影横塘,恰似试妆脉脉。
芳心空有韶华想,忍拼与、清霜狼籍。
雁声里、丹枫伴人泪滴。

(0)

秋晚斋居

君子堂西屋数间,但能容膝敢求安。
悄无人迹如深井,惯听秋声是冷官。
系马阶前慵夜秣,种蔬墙下助朝餐。
攜来书卷犹堪读,好共青灯了岁寒。

(0)

和金沙蒋文海韵

昔我客朱方,曾识三数公。
独欠之句曲,遍走山西东。
向来刘与王,畴能继高风。
今我来金渊,尸祝素王宫。
阅人晨星稀,见子夕照红。
何当分邻烛,竹径相与通。

(0)

夜和陈道士韵

焚香读易乐閒居,参订先天太极图。
人道三分程氏传,较他汉上有差殊。

(0)

巫山一段云·酒力欺愁薄

酒力欺愁薄,轻红晕脸微。
双鸳谁袖出青闺。
划袜步东西。
倦蝶栖香懒,雏莺调语低。
钗盟惟有烛花知。
半醉欲归时。

(0)

一寸金·楼倚寒城

楼倚寒城,隔岸江山见东越。
望远红千尺,游丝起舞,空青一段,斜阳明灭。
孤树秋声歇。
霜枝袅、尚留病叶。
阑干外、带郭人家,蜂房几盘折。
我独逍遥,乘虚凭远,天风醒毛发。
问西窗停烛,谁吟巴雨,连床鼓瑟,谁弹湘月。
消得青鸾下,分明是、绛台紫阙。
何时约、姑射仙人,试手回翦雪。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