綵胜矜时节,其如两鬓皤。
所欣解馀冻,已觉扇微和。
牧竖眠吹笛,渔翁起晒蓑。
土牛蹄角赤,休咎果如何。
綵胜矜时节,其如两鬓皤。
所欣解馀冻,已觉扇微和。
牧竖眠吹笛,渔翁起晒蓑。
土牛蹄角赤,休咎果如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早春景象和农民生活图画。开篇“綵胜矜时节,其如两鬓皤”以轻盈优雅的笔触,描述了春天气息渐浓的场景,其中“綵胜”指的是春风吹拂下的花枝,“两鬓皤”则形象地比喻着春光照耀下的人们头发间缀着的花朵,既表现了诗人对时节变化的敏锐感受,也展示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情趣。
接下来“所欣解馀冻,已觉扇微和”则是从个人情感出发,表达了对春日温暖的喜悦。春天来临,冰雪开始融化(解馀冻),诗人已经能够享受到初夏的凉爽(扇微和),这里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传递了一种生机勃发、万物复苏的生动氛围。
“牧竖眠吹笛,渔翁起晒蓑”两句,则转向了田园生活的描绘。春天是农民开始耕作的时节,牧童在树下吹着笛子打盹儿(牧竖眠吹笛),而渔人则早早起来晾晒他们的蓑衣(渔翁起晒蓑)。这里不仅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更通过细节描写,展示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生活的关注和同情。
最后“土牛蹄角赤,休咎果如何”则是对未来农业生产的美好祝愿。土牛,即耕田用的黄牛,其蹄角呈现出健康的红色(蹄角赤),这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丰收和农事的顺利进行。而“休咎果如何”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祝福,希望农业生产能够顺利无阻。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和田园生活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基础,也反映出他对于生命力与自然美好的一种赞美之情。
盘马万山顶,弹禽群木中。
追思年少行乐,减尽旧豪雄。
三十六峰青矗,三百六滩碧逝,归路杳重重。
拱手问仙伯,谪宦岂天公。奉慈亲,携稚子,访琳宫。
太虚点雪高处,万虑一杯融。
但得挈家归隐,何用举家拔宅,鸡犬亦升空。
长啸下山去,脚底响松风。
客有吴郎吹洞箫,明月沉江春雾晓。
湘灵不可招,水云中,环佩摇。
画堂佳气匆匆,玉梅迎腊香初度。
人生可庆,官居极品,年登上寿。
一代风流,三公仪范,四朝耆旧。
算世间除却,东山谢傅,问谁是,调元手。
眉宇阴功何厚。看富贵荣华长久。
金章照眼,彩衣戏舞,桂枝联秀。
尚父规模,武公勋业,亨衢尽有。
愿年年剩把,普天霖雨,酿长生酒。
无名客。无牵迫。无桑无梓无田宅。古岩前。老松边。
长歌隐几,徐徐考太玄。玄中默论无生死。
实际何曾分彼此。贯千经。协三灵。
包含万化,都归一念冥。行不劳坐不倦。
任行任坐随吾便。晚风轻。暮天晴。
逍遥大道,南溪上下平。溪东幸获忘形友。
月下时斟消夜酒。酒杯停。月华清。
披补救散发,欣欣唱道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