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学愧淹博,微官妨隐盘。
攀龙荣请事,敛板喜承颜。
懦庸资盼睐,簿领洗尘烦。
南丰茂人杰,才望蔼江关。
题舆裨德政,镇俗念时艰。
仙山寻胜外,妙句落人间。
气连天柱壮,清夺霜空寒。
一读三叹息,发立谁敢谩。
但嗟俊逸才,尚滞海之湾。
中兴急贤哲,日日闻赐环。
况复有如公,骥足宁久閒。
会须早命驾,即日当召还。
发硎观利器,断鳌新海寰。
宣室伫前席,顾问应夜阑。
晚学愧淹博,微官妨隐盘。
攀龙荣请事,敛板喜承颜。
懦庸资盼睐,簿领洗尘烦。
南丰茂人杰,才望蔼江关。
题舆裨德政,镇俗念时艰。
仙山寻胜外,妙句落人间。
气连天柱壮,清夺霜空寒。
一读三叹息,发立谁敢谩。
但嗟俊逸才,尚滞海之湾。
中兴急贤哲,日日闻赐环。
况复有如公,骥足宁久閒。
会须早命驾,即日当召还。
发硎观利器,断鳌新海寰。
宣室伫前席,顾问应夜阑。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吴芾创作的,名为《同游雁荡山》。诗中充满了对友情和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反映了作者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心境。
"晚学愧淹博,微官妨隐盘。攀龙荣请事,敛板喜承颜。"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学业未成、职位低微而感到羞愧,同时也透露出渴望得到上层的认可和提拔。
"懦庸资盼睐,簿领洗尘烦。南丰茂人杰,才望蔼江关。"
诗中接着赞美了一个地方(可能是指雁荡山)的人才辈出,充满了对人才的期待和景仰。
"题舆裨德政,镇俗念时艰。仙山寻胜外,妙句落人间。"
这几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其中“仙山”可能是指雁荡山,这里也融入了对古代贤哲和诗人的追思。
"气连天柱壮,清夺霜空寒。一读三叹息,发立谁敢谩。"
这些句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赏,以及在阅读古籍时所感受到的情感波动。
"但嗟俊逸才,尚滞海之湾。中兴急贤哲,日日闻赐环。"
这里哀叹自己才华未能得到充分展现,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急需贤才的关切。
"况复有如公,骥足宁久閒。会须早命驾,即日当召还。发硎观利器,断鳌新海寰。"
诗人赞扬了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希望他能早日得到任用,并且在处理国事上能够如同古代的贤臣一样。
"宣室伫前席,顾问应夜阑。"
最后几句则是对这次游山活动中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期待再次相聚的表达。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重要的是透露了他对于个人学业、职场进展及国家政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