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九日上分经台》
《十九日上分经台》全文
清 / 陈曾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名山遗迹表萧梁,开卷犹疑贝叶香。

口偈澜翻原了了,人寰雾合自茫茫。

孤生拳竹初宜杖,悲诵残僧已穴床。

如此登高应不负,分经台上展重阳。

(0)
鉴赏

这首诗《十九日上分经台》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诗中描绘了对名山古迹的追忆与感慨,以及在分经台上登高远眺的情景。

首联“名山遗迹表萧梁,开卷犹疑贝叶香”,以“名山遗迹”和“萧梁”开篇,暗示了历史的久远与文化的积淀,仿佛在阅读古籍时还能嗅到贝叶经的香气,流露出对古代文明的敬仰与怀念。

颔联“口偈澜翻原了了,人寰雾合自茫茫”,运用比喻手法,将口头传颂的教义比作波澜壮阔的江水,清晰可辨;而将纷繁复杂的人间世事比作迷雾重重,难以看清,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与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颈联“孤生拳竹初宜杖,悲诵残僧已穴床”,通过描述一个孤独的僧人手持竹杖,悲声诵读,以及僧人床榻已被老鼠打洞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深沉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佛教修行者生活状态的同情与对世间苦痛的体悟。

尾联“如此登高应不负,分经台上展重阳”,点明了诗人在分经台上登高的目的,不仅是欣赏美景,更是为了展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寓意着在历史的长河中,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对知识与文化的追求不应忘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遗迹、宗教文化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陈曾寿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风入松.寄朱原道为生日贺

梅花折去一枝春。人在太湖滨。

天生襟度容江海,每开尊、坐客如云。

此日醉逢蓬矢,吾儿应吐华茵。湖光山色净无尘。

鱼鸟总情亲。姑苏台上遥相望,见湖山、如见伊人。

绿发年华全盛,白眉声誉方新。

(0)

八声甘州.寄无锡钱梦弼

记年时东走避风尘,随处觅桃源。

偶相逢一笑,堠山西畔,乔木参天。

百尺元龙楼上,下榻许高眠。

鼓我瓠巴瑟,鱼鸟欣然。

每日春风池馆,有竹林诸阮,醉袖联翩。

要簪花捧砚,常挟两飞仙。

又安知、桑田变海,竟飘零、老去雪盈颠。

绨袍外、故人余意,肝胆雕镌。

(0)

朝中措.桃源图

桃源传自武陵翁。遥隔白云中。

漫说人间无路,岂知一棹能通。

红英夹岸,霞蒸远近,烂漫东风。

将谓神仙别境,鸡鸣犬呔还同。

(0)

题宜春钟清卿清露轩

秋气集太虚,夕光溥高树。

时闻阴液坠,暗识商飙度。

旎旎星动林,英英月霏雾。

凉扃息尘想,幽琴寄玄悟。

寂历松上声,逍遥丘中趣。

钧天澹斜景,银汉蔼微素。

古调今所稀,大音谁能喻。

仙人饮沆瀣,寿命金石固。

千岁不可期,空歌徒延慕。

(0)

题张齐公祠

将军结发事先朝,百战山河血未销。

总说霁云能慷慨,兼闻去病最嫖姚。

烟尘剑戟迷秋峒,风雨旌旗落暮潮。

自古英雄须庙食,精灵何待楚词招。

(0)

忆江南

山深处,豺虎纵跳踉。

但爱体肥贪肉食,那知腹饱是身殃。天网甚恢张。

千里外,魑魅可同乡。

三尺正当严律令,四凶那得诧强梁。稽首谢君王。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