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以玉带施元长老,元以衲裙相报,次韵二首·其一》
《以玉带施元长老,元以衲裙相报,次韵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病骨难堪玉带围,钝根仍落箭锋机。

欲教乞食歌姬院,故与云山旧衲衣。

(0)
注释
病骨:形容身体衰弱。
难堪:难以承受。
玉带围:华丽的玉带,象征富贵或束缚。
钝根:比喻愚钝或资质平庸。
箭锋机:比喻世事的险恶或机巧。
乞食:讨饭,比喻生活困顿。
歌姬院:妓院,这里指世俗享乐之地。
云山:自然景色,常用来象征隐逸或超脱。
旧衲衣:破旧的僧侣服装,暗示出世或归隐之意。
翻译
病弱的身体难以承受华丽的玉带环绕
愚钝的根基仍然陷入如箭般锐利的机巧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作品。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用极富有象征意义的语言表达自己的一种心境和情感体验。

"病骨难堪玉带围"一句,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病态的身体与精美的玉带——来形象地描绘出一种内心的痛苦和不适。玉带常象征着尊贵和高洁,而将其与病骨相联系,则显示了作者内在的矛盾和冲突,可能是因为社会地位与个人体验之间的落差。

"钝根仍落箭锋机"则进一步深化这种矛盾。这里的“钝根”暗喻着诗人自己或其精神状态,而“箭锋机”则象征着外界的压力和挑战。这两者之间的对立,显示了作者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内心世界的不协调。

"欲教乞食歌姬院"一句,通过设想自己成为一个乞丐,以唱歌为生的形象,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放弃物质追求的心态。这里的“乞食”和“歌姬院”,既可能是对自由生活的一种向往,也可能是在嘲讽当时社会的某些不公现象。

"故与云山旧衲衣"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缅怀以及对精神寄托的追求。这里的“云山”和“旧衲衣”,既是自然环境的描绘,也隐喻着一种超脱尘俗、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多层次的象征语言,展现了作者在物质与精神之间所经历的挣扎和冲突,同时也透露出对自由和纯粹精神世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夜起

万籁沈沈见息机,轻寒猎猎入单衣。

新霜欲落露痕重,缺月渐高河影微。

村犬惊寒时自吠,水禽失侣夜犹飞。

更须景物完诗句,莫讶更阑未掩扉。

(0)

流化亭

惟圣观化,自源而流。惟吏观化,自邑而州。

圣念于民,吏职其忧。民壅于化,则吏之尤。

我相此邦,此邦之休。昔民睽睽,胥戕以刘。

今民熙熙,式歌且讴。昔民啼饥,谷粒不收。

今民夷怿,无佩犊与牛。是曰化国,莫知其由。

我仪图之,惟孝友张侯。侯有令德,不竞不絿。

泽濡而春,令肃而秋。靡夙夜不勤,惟民之诹。

孰冤而伸,孰贫而赒。孰梗而顽,去其贼蟊。

孰巧而奸,锻其戈矛。惟教化不行,如疾弗瘳。

既观厥成,泮涣以赒。经之营之,爰始爰谋。

乃筑斯亭,于江之陬。如跂斯翼,如方斯辀。

如虹维桥,如鹢维舟,如蓬莱瀛洲。

匪曰予观,临深极幽。尔化于成,其政优优。

如彼时雨,云之油油。

如彼源泉,集于浍沟,惟百世以留。

溯彼源矣,其流悠悠。登彼亭矣,其乐浮浮。

尔嚚尔顽,化而善柔。尔利尔铦,化而锄耰。

尔文而化,为苏为欧。尔俗而化,为虞为周。

大德小德,厥义可求。无不尔承,厥德莫酬。

(0)

蝶恋花.送彭舍人罢徐

九里山前千里路。流水无情,只送行人去。

路转河回寒日暮。连峰不许重回顾。

水解随人花却住。衾冷香销,但有残妆污。

泪入长江空几许。双洪一抹无寻处。

(0)

西江月·其二咏榴花

叶叶枝枝绿暗,重重密密红滋。芳心应恨赏春迟。

不会春工著意。晚照酒生娇面,新妆睡污胭脂。

凭将双叶寄相思。与看钗头何似。

(0)

西江月·其一咏酴醾菊

点点轻黄减白,垂垂重露生鲜。肌香骨秀月中仙。

雪满瑶台曳练。绰约却宜长见,清真不假馀妍。

殷勤与插小婵娟。要试尊前玉面。

(0)

虞美人草

幽草默通神,旧题虞美人。

长言方度曲,应节若翻身。

律吕声相召,云龙气自亲。

无情犹感会,不独在君臣。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