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南华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其九缮性》
《读南华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其九缮性》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乐府曲辞

俗师俗学,空劳彼勖。蔽蒙之民,蒙性于欲。

以求初明,其蔽久酷。天物芸芸,复我虚曲。

以知养性,其性如玉。以恬养知,其明似烛。

古人至一,今人至缛。顺而不一,天下乃数。

安而不顺,天下乃局。浇淳散朴,天下乃毒。

世道交丧,乾坤乃局。至人处穷,冥飞似鹄。

隐德存身,永辞世梏。世人所求,轩冕相属。

傥来不来,神衰气辱。丧己于物,失性于俗。

倒置之民,其蒙转笃。休哉游哉,我沐我浴。

高轩在门,华冕在瞩。何有何无,如断如续。

(0)
鉴赏

此诗《读南华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其九)缮性》由明代诗人郭之奇创作。诗中探讨了人性修养与社会道德的深刻议题。

开篇即揭示了世俗教育的局限与徒劳,指出人们往往在欲望的蒙蔽下迷失自我,追求短暂的明悟却难以摆脱长久的束缚。接着,诗人以“天物芸芸”描绘自然界的丰富多样,强调回归本真、顺应自然的重要性。通过“以知养性”、“以恬养知”,诗人提倡通过智慧与平和来滋养心灵,使之如同玉石般纯净,如同烛光般明亮。

然而,诗人进一步指出,古人追求的至简至一之道,在现代社会却被复杂繁琐的礼仪与形式所取代。顺从而非固守单一原则,会导致社会失去平衡;而安逸与顺从则可能限制个体的发展。诗人警告,过度追求物质与权力(“轩冕相属”)会使人丧失自我,陷入世俗的束缚之中,最终导致精神的衰败与气魄的屈辱。

最后,诗人以“至人处穷,冥飞似鹄”形象地表达了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状态。真正的智者能在困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明,如同天鹅般在暗夜中飞翔。同时,诗人倡导隐匿德行、存身于世而不被世俗所累,以此实现永恒的解脱与自由。

整首诗以深邃的哲理与生动的比喻,探讨了个人修养与社会道德的内在联系,以及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如何保持自我、追求精神自由的主题。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乌生

乌生八九子。端坐秦氏桂树间。唶我。

秦氏家有游遨荡子。工用睢阳强苏合弹。

左手持强弹两丸。出入乌东西。唶我。

一丸即发中乌身。乌死魂魄飞扬上天。

阿母生乌子时。乃在南山严石间。唶我。

人民安知乌子处。蹊径窈窕安从通。

白鹿乃在上林西苑中。射工尚复得白鹿脯。唶我。

黄鹄摩天极高飞。后宫尚复得烹煮之。

鲤鱼乃在洛水深渊中。钓钩尚得鲤鱼口。唶我。

人民生各各有寿命。死生何须复道前后。

(0)

月下行舟

水曲风帆渺,云开月殿圆。

金波千片动,珠斗半空悬。

树影连山合,歌声入夜妍。

舵楼高似屋,归兴坐来偏。

(0)

西江月.春夜行蕲水山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词桥柱上

照野瀰瀰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

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攲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0)

己亥杂诗·其二

我马玄黄盼日曛,关河不窘故将军。

百年心事归平淡,删尽蛾眉惜誓文。

(0)

偈颂五十一首·其六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怀州牛吃禾,益州马腹胀。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一切难舍,无过己财。

(0)

清平乐·其一博山道中即事

柳边飞鞚,露湿征衣重。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

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