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仲宣感,谁怜明远才?
江流千里去,淮上一舟来。
咫尺偏相左,登临枉费猜。
夜来须有梦,送我到苏台。
大有仲宣感,谁怜明远才?
江流千里去,淮上一舟来。
咫尺偏相左,登临枉费猜。
夜来须有梦,送我到苏台。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泊舟维扬寄秦巡简兄芝庭六章(其六)》。诗中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身才华未能得到赏识的感慨。
首句“大有仲宣感”,引用东汉文学家王粲(字仲宣)的典故,表达诗人如同王粲一样,有着强烈的思乡之情和对现实的不满。接着,“谁怜明远才?”一句,以晋代诗人谢灵运(字玄晖,号明远)自比,感叹自己的才华无人赏识,流露出一种怀才不遇的悲凉情绪。
“江流千里去,淮上一舟来。”描绘了诗人身处维扬(扬州)的景象,江水浩荡,一叶扁舟从远处驶来,既展现了自然景色之美,也暗喻着远方友人的到来,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与思念。
“咫尺偏相左,登临枉费猜。”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虽近在咫尺,却因种种原因未能相见,心中充满了遗憾与无奈。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当前处境的不满,即使登高望远,也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夜来须有梦,送我到苏台。”诗人希望在夜晚的梦中能够与友人相聚于苏州的名胜之地,表达了对友情的渴望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整首诗情感真挚,借景抒情,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对自己才华未被赏识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贪看山色不觉迟,我行愈远山愈奇。
苍黄觅宿类倦鸟,绕树三匝无一枝。
疲驴蹀躞仆夫瘁,野狐跳踉山鬼啼。
箭括通天太险峻,却立斜睇神先驰。
道旁石室半倾侧,安置似与游客期。
急不暇择陋何有,转较华屋安且宜。
火炽在门灯挂壁,有酒好与醉一卮。
剧饮酣歌到僮仆,阳春下里声不齐。
人生要贵有定力,遇险自失乃真迷。
即如此景颇难得,而我蹙额奚以为。
醉后和衣藉草卧,梦魂清极都忘疲。
须臾鸟语忽喧杂,起见四山明朝曦。
晶帘才下,掩红篝翠幕,曲栏低亚。
燄吐兰釭花结蕊,人倚纱屏如画。
烟缕香尘,縠裁宝雾,遮莫分真假。
閒来斗巧,虫鱼历历堪写。
应忆天宝年时,开元盛日,小试传柑夜。
金燕钿蝉曾不再,只剩霜浓鸳瓦。
喜值良宵,春灯百盏,背立华堂下。
火阑珊处,旧愁今夜重话。
星移物换,盼昔游门巷,社前春冷。
空梁泥落何处,倚楼人并。又是桃开露井。
问旧主、萍踪未定。可怜遍地蓬蒿,孤负蹁跹双影。
幽径。沾衣雨润。想子弟风流,洒然清俊。
穿花掠水,容易夕阳烟暝。把香巢寄稳。
莫负了、今年风信。有人海国相思,妆罢画阑自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