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把莱萸笑开口,题糕携酒又重来。
客中聚散浑无定,难得三年共此杯。
醉把莱萸笑开口,题糕携酒又重来。
客中聚散浑无定,难得三年共此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重阳节登高聚会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醉把莱萸笑开口”,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在欢庆节日时的喜悦心情,通过“醉”字,不仅表现了饮酒的畅快,也暗示了节日的热烈气氛。接着,“题糕携酒又重来”一句,进一步描绘了人们在重阳节这天再次相聚,共同品尝糕点、举杯畅饮的场景,体现了传统节日习俗的延续性和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后两句“客中聚散浑无定,难得三年共此杯”,则表达了诗人对相聚不易的感慨。在异乡漂泊的日子里,相聚的机会总是如此珍贵,能够与朋友共度佳节,共享美酒,实属难得。这两句诗既是对当前相聚时刻的赞美,也是对过往岁月中聚散不定生活的反思,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友情的深深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重阳节登高聚会的温馨画面,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的亲情、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幽人独负三尺琴,自谓羲皇得意深。
经年不肯鼓一曲,欲造千里求知音。
夕阳渡口西风起,黄叶纷纷坠秋水。
送君默默上孤舟,片帆忽举风波里。
此去吴中风物好,重复江湖我曾到。
桂子落时双涧秋,白猿啼处孤松老。
却入苕溪凡几里,连天震泽无穷已。
红蕖苞拆流水香,紫莼丝软鲈鱼美。
何时兴尽见归舟,古今客路多飘流。
孤云别鹤无踪迹,空听蝉声野渡头。
结发功名场,吾岂厌朝市。
风埃涴袍裤,乐事嗟无几。
那知望耆阇,举手弄云水。
山空答清啸,一洗风埃耻。
赤岸横落日,孤烟起墟里。
阴晴故多态,风物自闲美。
归来说佳处,尚复喜见齿。
为作鹤脑侧,失床忘而趾。
平生嘉遁心,衍挽车轮起。
拭涕师懒瓒,多事笑昙始。
好山不知源,胜处藏叠嶂。
兴来理清游,意适争勇往。
事异倾同识,顾语山答响。
野泉行浅沙,脱屦屡植杖。
相羊木阴下,喘坐清相向。
阿祐华林风,媚秀得妍状。
忠禅等鹄清,精神照冰段。
住山异比丘,韵出羲皇上。
风度太清癯,吐语极豪放。
拨置形骸外,卸裓藉草莽。
独余衰退姿,面色馀烟瘴。
胜践偶获陪,兹乐非夙望。
一笑粲妍鄙,散坐推少长。
愧无斜川诗,苦语出牵强。
读之辄自嗟,幸君一拊掌。
朝来多爽气,拄笏望西山。
看君此标致,合在台阁间。
赖有宗之辈,文字相往还。
遥知醉九日,红潮生玉颜。
嗟予抱瘴痾,古寺长闭关。
亦复把霜蕊,行嗅赏馀闲。
琢诗偿清境,索句常苦艰。
爱君吐云词,端为破天悭。
气胜起疲堕,语妙镌老顽。
正当作小字,明窗写斓斑。
駮云漏微日,诸峰猿晓时。
飞檐寄木杪,晴瓦暗差差。
意行爱仓凉,地坐休顿疲。
哀蝉尚泣露,积水欲生漪。
瘴痾馀睡色,破裓老垂垂。
心事世途误,风神丘壑宜。
高标谁对我,白鸟深自知。
重来应邂后,归去不须期。
庐山万木春已透,满目春光迎马首。
北山攫饭借榻眠,一任春山穿户牖。
道人闻是福唐来,石门曾结游山友。
相逢未说一笑欢,且忻春色浓如酒。
何当瘦藤上孤绝,深谷忽惊如锦绣。
人生超放当趁健,东风已暗藏鸦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