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一而既邈,三代朴以漓。
尚闻周柱史,眷言守中规。
无欲妙常净,有欲覈所依。
浮游浴玄虚,神物无相违。
久久返自然,颛致之循持。
古者垂衣裳,百姓冥是非。
运替文质殊,一揆成两岐。
仲尼叹犹龙,理穷拙言辞。
今日为长年,长年其糠秕。
大圣不可作,斯道犹近之。
精一而既邈,三代朴以漓。
尚闻周柱史,眷言守中规。
无欲妙常净,有欲覈所依。
浮游浴玄虚,神物无相违。
久久返自然,颛致之循持。
古者垂衣裳,百姓冥是非。
运替文质殊,一揆成两岐。
仲尼叹犹龙,理穷拙言辞。
今日为长年,长年其糠秕。
大圣不可作,斯道犹近之。
此诗《老子》由明代诗人释函是所作,通过诗文表达了对道家哲学思想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首句“精一而既邈,三代朴以漓”描绘了从远古到三代文明的演变过程,强调了“精一”的概念在历史中的深远影响,以及文明发展带来的变化。接着,“尚闻周柱史,眷言守中规”提到周朝的柱史(可能指官职),强调了遵循中庸之道的重要性。
“无欲妙常净,有欲覈所依”两句进一步阐述了欲望与内心的清净之间的关系,指出无欲的状态能带来心灵的纯净,而有欲则需明确其根源和依附。接下来,“浮游浴玄虚,神物无相违”描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宇宙和谐共存的状态,暗示着精神层面的自由与超越。
“久久返自然,颛致之循持”表达了回归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的生活态度,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最后,“古者垂衣裳,百姓冥是非”引用古代服饰象征文明的起源,暗示了朴素与智慧的关联。而“运替文质殊,一揆成两岐”则反映了社会变迁导致价值观的分化。
“仲尼叹犹龙,理穷拙言辞”引用孔子的感叹,表达了对复杂道理难以言尽的感慨。末尾“今日为长年,长年其糠秕”暗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些事物的价值可能会被重新评估,而“大圣不可作,斯道犹近之”则强调了追求真理与大道的重要性,即使在圣贤无法再世的情况下,人们仍应努力接近并实践这些真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道家哲学的深刻思考,探讨了人类生活、社会变迁与个人修养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如何保持内心平静、遵循自然法则的主题。
山行无晨暮,日暝崖谷昏。
哀猿落客泪,永路惊旅魂。
凭陵高山巅,俯视大江奔。
迥环岛屿合,萦转洲渚屯。
行云赴楚天,飞鸟下蜀门。
地遐怪物聚,寺古深殿存。
忆昔李氏末,烟尘暗中原。
奸雄竞草窃,割据穷海根。
干戈百年后,见此败屋垣。
我来属清秋,登览无俗喧。
山深虎豹归,水静蛟鼍骞。
临风独笑吒,浩荡欲飞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