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佛海證如来,捣碎人生尽化埃。
俗障未除如幻泡,名心已死不然灰。
新音「白雪」歌难和,倦眼「黄粱」梦乍回。
弱水三千仙子宅,招招欲渡苦无杯!
皈依佛海證如来,捣碎人生尽化埃。
俗障未除如幻泡,名心已死不然灰。
新音「白雪」歌难和,倦眼「黄粱」梦乍回。
弱水三千仙子宅,招招欲渡苦无杯!
这首诗《四叠前韵(其三)》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诗中充满了深刻的哲理与对人生的反思。
首句“皈依佛海證如来”,诗人表达了对佛教的信仰,寻求心灵的解脱与归宿。接着,“捣碎人生尽化埃”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琐碎与短暂,如同尘埃般易逝。随后,“俗障未除如幻泡,名心已死不然灰”则揭示了世俗的束缚与名利的虚妄,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与对超脱的向往。
“新音「白雪」歌难和,倦眼「黄粱」梦乍回”两句,运用典故,以“白雪之音”难以和应,比喻高洁之志难以实现;“黄粱一梦”则象征着功名利禄的虚幻。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以及对过去追求的反思。
最后,“弱水三千仙子宅,招招欲渡苦无杯!”以“弱水三千”喻指众多的困难与挑战,而“仙子宅”象征着理想的彼岸。诗人渴望跨越这些障碍,达到心中的理想境界,但又感叹于缺乏实现目标的手段或工具,表达了对实现理想过程中的艰难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理想与现实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追求精神自由与超越世俗束缚过程中的挣扎与探索。
有客出自齐鲁区,铿金戛玉风骨殊。
分符桐邑几何许,坐令漓薄还醇醹。
嘘吸变化若有助,黄童白叟交欢呼。
共言使君仁,如决巨浸来五湖,使我污浊尽洗枯槁苏。
鸺鶅无声原壑静,村南村北不烦敲扑输官租。
欲凭秋水问颜色,寒光湛湛悬冰壶。
吁嗟,安得如公数百辈,分置列辟翊我烈祖万世丕丕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