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先生未去,武陵太守常贫。
上官幸且容己,下鬼休来笑人。
彭泽先生未去,武陵太守常贫。
上官幸且容己,下鬼休来笑人。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文同所作,名为《郡斋水阁闲书》。诗中通过对彭泽先生和武陵太守常贫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理想官员形象的向往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
"彭泽先生未去,武陵太守常贫。"
这两句描绘出一个场景:彭泽先生尚未离开,而武陵太守则常年贫困。这不仅是对两个人物状态的描述,更隐含着作者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彭泽先生可能代表了一种清高廉洁的品格,而武陵太守的贫困则可能象征着官场中清官难以立足的艰辛。
"上官幸且容己,下鬼休来笑人。"
这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官场险恶和社会不公的深刻认识。“上官”指的是高级官员,“幸且容己”意味着这些有权之人能幸运地保持自己的地位而不受威胁。而“下鬼休来笑人”中的“下鬼”,可能是指那些贪婪腐败的小吏或者社会底层的无赖之徒,他们因能够逍遥法外而得意洋洋,甚至嘲笑那些正直的人。这里体现了作者对这种社会现象的不满和愤懑。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抒发了作者对于理想官员难以实现其清廉志向,以及对社会黑暗面的深刻批判。
徂徕山高知几重,青青削出金芙蓉。
琪花瑶草长岩壑,挺拔更有千年松。
扶疏香叶遮数亩,藓苔蚀遍苍皮厚。
半空灵籁几曾停,六月凉飙长自有。
神仙爱此境界清,云根石上铺秋枰。
两奁黑白子交下,方寸心里藏输赢。
南风吹响相剥啄,直上稍头惊睡鹤。
玄裳丹顶栖难稳,顷刻飞腾向寥廓。
烂柯樵夫今不来,洞中依旧三花开。
局终拂衣共归去,任他沧海生黄埃。
白云如白衣,入我思亲梦。
长洲之锡峰,不待天风送。
悠扬向高堂,恍惚椿萱傍。
斯须变五色,又若斑斓裳。
惟云固无心,东西去难定。
谁知无心中,油然出天性。
天性能已复,孝思从是生。
阅此梦云卷,不愧前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