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妇病自春晚始剧至六月四日竟不复生感触所缘记以哀响都得二十三章焚之榇前以代诔哭·其十六》
《妇病自春晚始剧至六月四日竟不复生感触所缘记以哀响都得二十三章焚之榇前以代诔哭·其十六》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决绝复决绝,舌结无能辞。

我手揽汝腕,汝手搴我衣。

仰面视翁姑,低面视两儿。

有泪但盈眦,流短不到颐。

咄嗟斯何时,而我斯何为?

有汤沸我心,有雪沃我肌。

雪已冰汝心,汤不沃汝肌。

决绝复决绝,在目昏拉摧。

在灯无炷光,在炉无爇灰。

在室恸哭声,不知谁悲谁。

白日沈海西,既逝何从追?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妻子在病痛中的挣扎与决绝,以及她对家庭成员的深情。诗中充满了情感的冲突和内心的煎熬,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开篇“决绝复决绝”,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挣扎与矛盾,她试图摆脱病痛的折磨,却又难以割舍对家庭的责任和爱。接着,“舌结无能辞”、“有泪但盈眦,流短不到颐”,生动地刻画了她面对痛苦时的无助与无奈,泪水无法完全释放内心的痛苦。

“有汤沸我心,有雪沃我肌。雪已冰汝心,汤不沃汝肌。”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一方面用热水比喻内心的温暖与希望,另一方面用冰冷的雪象征绝望与寒冷,形象地展示了她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在灯无炷光,在炉无爇灰。”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她生命中最后时刻的凄凉与孤独,灯光熄灭,炉火不再,象征着生命的终结与黑暗的降临。

“在室恸哭声,不知谁悲谁。”这句话表达了家庭成员对她的哀悼,但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内心的困惑与不解,不知道是为她的离去感到悲伤,还是为自己的无力感而哭泣。

“白日沈海西,既逝何从追?”最后两句以自然景象作比,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生命不可逆转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逝去生命的哀思与怀念。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深度挖掘,展现了女性在面对生死抉择时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家庭、亲情的深刻眷恋。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送友人下第东游

出门皆有托,君去独何亲。

阙下新交少,天涯旧业贫。

烟寒岳树暝,雪后岭梅春。

圣代留昆玉,那令愧郤诜。

(0)

八月十五日象自江东止田园移庄庆会未几归汶上小弟幼妹尤嗟其别兼赋是诗三首·其二

两妹日长成,双鬟将及人。

已能持宝瑟,自解掩罗巾。

念昔别时小,未知疏与亲。

今来识离恨,掩泪方殷勤。

(0)

赠广川马先生

经书满腹中,吾识广川翁。

年老甘无位,家贫懒发蒙。

人归洙泗学,歌盛舞雩风。

愿接诸生礼,三年事马融。

(0)

西施

惆怅兴亡系绮罗,世人犹自选青娥。

越王解破夫差国,一个西施已是多。

(0)

奉陪侍中春日过武安君庙

长裾间貔虎,遗庙盛攀登。

白羽三千骑,红林一万层。

元臣达幽契,祝史告明徵。

抚坐悲今古,瞻容感废兴。

回风卷丛柏,骤雨湿诸陵。

倏忽烟花霁,当营看月生。

(0)

代员将军罢战后归旧里赠朔北故人

结发事疆场,全生俱到乡。

连云防铁岭,同日破渔阳。

牧马胡天晚,移军碛路长。

枕戈眠古戍,吹角立繁霜。

归老勋仍在,酬恩虏未亡。

独行过邑里,多病对农桑。

雄剑依尘橐,阴符寄药囊。

空馀麾下将,犹逐羽林郎。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