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月十五日象自江东止田园移庄庆会未几归汶上小弟幼妹尤嗟其别兼赋是诗三首·其二》
《八月十五日象自江东止田园移庄庆会未几归汶上小弟幼妹尤嗟其别兼赋是诗三首·其二》全文
唐 / 卢象   形式: 古风

两妹日长成,双鬟将及人。

已能持宝瑟,自解掩罗巾。

念昔别时小,未知疏与亲。

今来识离恨,掩泪方殷勤。

(0)
注释
两妹:指两个妹妹。
双鬟:古代女子未成年的发型,代指少女。
及人:接近成人的身高。
宝瑟:珍贵的瑟琴,一种弦乐器。
掩罗巾:揭开罗制的面纱,表示成年女子的举止。
念昔:回忆从前。
未知:不懂得。
疏与亲:疏远与亲近的感情。
离恨:离别的愁苦。
掩泪:擦泪,含泪。
殷勤:恳切,热忱。
翻译
两个妹妹渐渐长大,她们的发髻快齐人的肩头。
已经能够拿起宝贵的瑟琴,还会自己揭开罗制的面纱。
回想当初分别时我还年幼,不懂得亲人离别的悲伤与疏远。
如今我懂得了离别的痛苦,正含泪殷切地思念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场景,通过对两个女孩成长变化的描述,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和离别时的情感。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将生活中的小事转化为深刻的情感体验。

“两妹日长成,双鬟将及人。”开篇即描写两个女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长大,她们的头发已经能扎起高髻,显得更加成熟。这里不仅是外貌上的变化,更暗示了她们在心智和情感上也逐渐成熟。

“已能持宝瑟,自解掩罗巾。”女孩们已经能够熟练地弹奏瑟这种古代乐器,并且能够自己处理头发,显示出她们的独立和成长。瑟不仅是一种乐器,它在古代还象征着高贵和文化,这里也许在暗示妹妹们在品德和才艺上的培养。

“念昔别时小,未知疏与亲。”诗人回忆起过去离别时的场景,那时候女孩们还小,尚不知世事万象,更不懂得亲情的珍贵。这里流露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亲情的渴望。

“今来识离恨,掩泪方殷勤。”而现在,当诗人再次面对离别时,女孩们已经能够理解离别带来的痛苦。诗人在表达自己对于即将到来的离别感到悲伤和不舍,而泪水涟涟,显示了深厚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姐妹成长的描写,以及对亲情的珍视与离别之痛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沉的家国情怀。

作者介绍
卢象

卢象
朝代:唐

卢象,唐(约公元七四一年前后在世)字纬卿,汶水人。(唐才子传云:鸿之侄。恐不确)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开元末前后在世。携家久居江东。开元中,与王维齐名。仕为秘书郎。转右卫仓曹掾。丞相深器之。累官司勋员外郎。象名盛气高,少所卑下,遂为飞语所中,左迁齐、邠、郑三郡司马。入为膳部员外郎。安禄山之乱,象受伪署,因贬永州司户。起为主客员外郎,道病,遂卒于武昌。象著有文集十二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召伯停舟辟雨

窗度荷芰风,舟舣鸳鸯浦。

落帆憩篙师,辟此白淙雨。

长征取惬快,留滞不云苦。

适喜县麻势,为荡铄石暑。

去年舟系柳,卧看虹饮渚。

龙公会事发,尚记跳珠语。

崎岖不谐俗,似为龙所予。

一杯酬新凉,开瓶先酹汝。

(0)

盐城阻冰雪赠陈德美三首·其一

断港冰初合,穷涂岁欲除。

临年仍此悔,议道得无疏。

抚事空搔首,何人为寄书。

海风吹浩荡,侧望正愁予。

(0)

即事

泛蚁醪敷且命斟,中年节物自关心。

风前千柳竞春态,烟际一鸠啼晏阴。

急景绝怜添鬓雪,芳辰犹阻盍朋簪。

年时醉藉梨花地,回首鸥盟可得寻。

(0)

次韵张守赴真州辞家

争引依风领,须公布惠慈。

深恩手摩拊,数计月盈亏。

岁事方援溺,情亲更语离。

来时雁天阔,触目总宜诗。

(0)

赠赵丞四首·其二

君家鸾镜照芙蓉,笑我衣襦绽不缝。

想见后堂颓醉玉,梁州按罢晚妆慵。

(0)

题彭尉轩壁三首·其三

轩成首作梅仙客,再到园池更可观。

日有脊令栖小树,时看鸂鶒下前滩。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