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飞凤隐知何处,今日空馀黄鹄名。
千古江山围故国,五更风雨入空城。
猿啼洞府暮云合,花落祠堂春草生。
何日结茅向青壁,抱琴坐石听泉声。
龙飞凤隐知何处,今日空馀黄鹄名。
千古江山围故国,五更风雨入空城。
猿啼洞府暮云合,花落祠堂春草生。
何日结茅向青壁,抱琴坐石听泉声。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招隐首山分韵得生字》描绘了一幅隐逸之境的画面。首句“龙飞凤隐知何处”,暗示了历史变迁,龙凤象征着昔日的辉煌,如今已难觅踪迹,仅留下“黄鹄名”象征着高洁的志士。次句“千古江山围故国”,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追忆,江山依旧,而人事已非。
“五更风雨入空城”进一步渲染了荒凉与寂寥,五更时分的风雨侵袭着空荡的城市,增添了凄清之感。接下来,“猿啼洞府暮云合”描绘了山中洞府在傍晚时分被暮霭笼罩,猿猴哀鸣,更显孤独与幽深。
“花落祠堂春草生”则以春草的生长反衬祠堂的荒芜,暗示时光流转,人事无常。尾联“何日结茅向青壁,抱琴坐石听泉声”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希望能远离尘世,在青山碧壁之间,怀抱琴石,静听泉声,享受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憧憬,具有浓厚的诗意和哲理。
琐窗清梦少。仙城路远,古香声杳。
甬曲句东,遥识庆湖襟抱。
西麓裁云万叠,共花外、吟魂分绕。良自笑。
签幐鬓影,未输年少。
浪窥七宝楼台,助故国凄凉,感秋歌啸。
噀酒餐英,重写霜花腴草。
丝缕玄经绣网,轻付与、寒虫羁鸟。幽恨悄。
愁吟画中灵照。
烛影摇红,玉钗人在珠帘下。
二年湘管学书成,唐韵亲教写。早是心经转罢。
倚栏杆、衣裳淡雅。旋安茶铫,更拂琴塼,竹阴闲话。
烛影摇红,寂寞无过今宵也。
照人新月到幽州,双泪明珠泻。无复弹棋打马。
空相对、屏风昉画。依前几格,一样炉烟,可怜遥夜。
人不可无,车中七尺,车前八驺。
叹北都横被,金戈铁马,西京别起,玉宇琼楼。
五部星轺,千官月廪,巢父东行不掉头。
新丰道,甚鸢肩未贵,羊胃俱侯。霸陵万柳先秋。
想金水河边旧钓游。
向太华峰前,一辞仙掌,三花顶上,下瞰神州。
夷甫诸人,不能辞责,连举繁台酒数瓯。
卿年少,算如今七国,费而深筹。
莫遣芝麋蹙。伴萧闲、张家画史,鲍家书目。
蓦地金衣墙北坐,花底吹笙相续。
即此是、春山乔木。
疗得世人无妒忌,便舍身、甘入桐君绿。
吾当汝,异书读。小秦王调唐宫曲。
绕建章、歌珠一串,柳烟霏绿。
解释东风无限恨,不学红鹃夜哭。
画廊畔、柑双人独。
天与诗家颁鼓吹,傍绿阴、结构三间屋。
鸣睍睆,胜吹竹。
此局全输矣。对残枰、虬髯缩手,道兄夺气。
黑白两奁交搏击,自坏长城万里。
恨下手、惟差一子。
鼠斗穴中虫人腹,好家山、错被痴儿毁。
真冷煞,雪猧齿。向来依倚神头势。
到而今、星飞雨散,有谁料理。
三策都无中上下,不战不降不死。
叹秋水、人间何世。
芥孔藕丝无避处,且安排、商橘秦桃里。
休更说,妇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