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压危檐冷透毡,孤灯耿耿照无眠。
箫声若解愁人意,应不随风到枕边。
霜压危檐冷透毡,孤灯耿耿照无眠。
箫声若解愁人意,应不随风到枕边。
这首明代诗人黄淮的《又闻箫》描绘了一幅秋夜的画面。首句“霜压危檐冷透毡”通过写霜重檐危,暗示了环境的清冷和寂静,仿佛寒气穿透了毡帘,渲染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次句“孤灯耿耿照无眠”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孤灯微弱的光芒映照着诗人难以入眠的面容,透露出内心的不平静。
后两句“箫声若解愁人意,应不随风到枕边”,诗人将思绪转向远处传来的箫声。他设想如果这箫声真能理解人的愁绪,那么它就不会随风飘至自己的枕边,似乎在寻求一种心灵上的慰藉。这表达了诗人对箫声的期待和对孤独的无奈,也流露出对情感共鸣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孤寂,借助箫声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内心世界。
谁折仙禽足,经旬致枉终。
雠宜天与报,恨使我难穷。
风月犹疑惨,园林顿觉空。
殷勤亲起冢,只在草堂东。
在昔商山传四皓,又闻香山图九老。
异乡异姓适同时,争如章泉一家兄弟登耆颐。
章泉之上两山下,有地可宫田可稼。
伯也早休官,季也相约归林泉。
名动京口耕谷口,山中有诗天下传。
一生得闲兼得寿,皓首庞眉世稀有。
竹隐先生八十三,定庵居士七十九。
客从远方来,亦是六十叟。
手把一枝梅,奉劝两翁酒。
问公何以致遐龄,请翁细说吾细听。
不烧丹,不学仙。五行有常数,天所禀赋焉。
人生一气统四体,众人斲丧吾能全。
要知养生无他术,日多吃饭夜独眠。
承翁见教谢翁去,两翁慇勤留我住,是夜醉眠苔竹轩。
梦见山灵向我言,翁之所说皆不然。
两翁盛德合乎天,天与遐龄五百年。
《章泉二老歌》【宋·戴复古】在昔商山传四皓,又闻香山图九老。异乡异姓适同时,争如章泉一家兄弟登耆颐。章泉之上两山下,有地可宫田可稼。伯也早休官,季也相约归林泉。名动京口耕谷口,山中有诗天下传。一生得闲兼得寿,皓首庞眉世稀有。竹隐先生八十三,定庵居士七十九。客从远方来,亦是六十叟。手把一枝梅,奉劝两翁酒。问公何以致遐龄,请翁细说吾细听。不烧丹,不学仙。五行有常数,天所禀赋焉。人生一气统四体,众人斲丧吾能全。要知养生无他术,日多吃饭夜独眠。承翁见教谢翁去,两翁慇勤留我住,是夜醉眠苔竹轩。梦见山灵向我言,翁之所说皆不然。两翁盛德合乎天,天与遐龄五百年。
https://shici.929r.com/shici/6ITPh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