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以书戒子,子竟不若翁。
陶以诗责儿,儿只如顽童。
房公岂不智,集此书屏风。
堂基未及搆,手泽俱成空。
乃知贵胄门,美业真难终。
子虽有良质,须用磨琢功。
射御亦是学,不妨随元戎。
援以书戒子,子竟不若翁。
陶以诗责儿,儿只如顽童。
房公岂不智,集此书屏风。
堂基未及搆,手泽俱成空。
乃知贵胄门,美业真难终。
子虽有良质,须用磨琢功。
射御亦是学,不妨随元戎。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吴泳的作品,名为《送长儿槃赴金陵典斛(其四)》。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写给即将远行之子的教诲诗。诗中表达了父母对子女教育的期望和担忧,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援以书戒子,子竟不若翁。陶以诗责儿,儿只如顽童。" 这两句通过“援”和“陶”的动作,描绘出作者用书籍教育孩子的情形,但孩子似乎并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只像顽皮的孩童一样。
"房公岂不智,集此书屏风。" 这里提到的“房公”应是指有智慧之人,而“集此书屏风”则表明即使是聪明的人,也需要积累知识如同屏障保护自己。
"堂基未及搆,手泽俱成空。" 这两句描绘出作者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尽管家庭基础还不稳固,但个人的努力和成就却已经化为乌有。
"乃知贵胄门,美业真难终。子虽有良质,须用磨琢功。"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家族繁盛的认知,以及美好事业难以持久的感慨,同时也强调了孩子虽然天资聪颖,但仍需通过努力去打磨和雕琢。
最后两句“射御亦是学, 不妨随元戎。”表明即使是射御(古代的一种武艺)也是需要学习的技能,也不妨碍孩子跟随军队去经历人生。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于子女教育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他们未来生活的关切与期望。
夹道长松去去幽,一松奇怪独凌秋。
两枝垂地却翻上,活走双龙戏翠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