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十见梅有感》
《七十见梅有感》全文
宋 / 陈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万木都由冬折磨,孤根却做老生涯。

寒心欲吐知谁主,瘦骨相依有自家。

祇许江南鸿雁见,肯交春后蝶蜂哗。

风吹不断西湖梦,一曲从他月落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íjiànméiyǒugǎn
sòng / chénzhù

wàndōuyóudōngzhégēnquèzuòlǎoshēng

hánxīnkuízhīshuízhǔshòuxiāngyǒujiā

zhījiāngnán鸿hóngyànjiànkěnjiāochūnhòudiéfēnghuá

fēngchuīduàn西mèngcóngyuèluòjiā

注释
万木:众多树木。
冬:冬季。
折磨:考验。
孤根:孤独的树根。
老生涯:长久的生活。
寒心:寒冷的心。
欲吐:想表达。
知谁主:向谁诉说。
瘦骨:瘦弱的骨骼。
自家:自己。
祇许:只允许。
江南:江南地区。
鸿雁:大雁。
见:看见。
肯交:愿意结交。
蝶蜂哗:蝴蝶和蜜蜂的喧闹。
风吹不断:风无法吹散。
西湖梦:对西湖的梦境。
一曲:一首曲子。
从他:任由它。
月落笳:月落时的胡笳声。
翻译
万物都在冬天受尽磨砺,唯有孤根度过漫长岁月。
寒冷的心想要倾诉,却不知该向谁述说,瘦弱的身躯相互依靠,只有自己懂得。
只允许江南的鸿雁看见,春天的到来不愿与蝴蝶蜜蜂喧嚣。
风儿吹不散西湖的梦境,就让那月落的笳声带走这一曲旋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七十见梅有感》,通过对寒冬中梅花独自开放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坚韧不屈的性格和对自我独立人格的坚守。首句“万木都由冬折磨”写出了环境的严酷,而梅花却在这样的困境中展现出生命力;“孤根却做老生涯”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的孤独与坚韧。

“寒心欲吐知谁主,瘦骨相依有自家”这两句,通过梅花的内心感受和形态,展现了其独立自主的精神,即使无人欣赏,也坚守自我。“祇许江南鸿雁见,肯交春后蝶蜂哗”则以对比手法,表达梅花不屑于与世俗之物争艳,只愿与同类共享清冷。

最后两句“风吹不断西湖梦,一曲从他月落笳”,将梅花的梦境与西湖相连,寓言深远,表明诗人对梅花精神的向往,即使现实环境再艰难,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对未来的憧憬,直到月落笳鸣,时光流转。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梅花为载体,寄寓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理想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的咏物诗。

作者介绍
陈著

陈著
朝代:宋   字:谦之   号:本堂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猜你喜欢

留侯庙下作

文成念韩痛,破产伺强秦。

千金募健士,椎断属车尘。

东去变名姓,浮游淮泗滨。

忍耻奉遗履,得书何老人。

十年风云会,赤帝资经纶。

鸿门祸端结,一言即解纷。

英彭既合纵,楚项提孤军。

伟哉借箸谈,竖儒无复陈。

分疆饵两将,来若从龙云。

释怨俾侯印,谋销蛇豕群。

定都天府国,推功归奉春。

四老落吾术,拂巾辞隐沦。

东朝羽翼就,楚调徒悲辛。

出处能事毕,致君终乞身。

岂眷万户封,仅与萧酂均。

淮阴败晚节,顾亦非吾伦。

愿访赤松子,逍遥云汉津。

强饭示终殁,爽灵方上宾。

严祠镇川湄,馀泽及斯民。

客子老将至,低回冗从臣。

惭无应时策,肝膈空轮囷。

可教固无类,慨然辄求伸。

未应终万古,黄石独能神。

(0)

舣舟姑熟溪

潮来姑熟半篙深,帆落溪口樯如林。

谢氏青山失故井,桓郎白苧无遗音。

良游蹑屐负登览,衰病伏枕方呻吟。

个中二顷了吾事,怊怅十年怀此心。

(0)

和同行潘生悒悒悠悠二首·其一

悒悒复悒悒,愁眠成梦泣。

薄暮落花天,高楼面风立。

(0)

闲情二首·其一

青窗隐夕曛,玉甃紫苔春。

佳人久不见,翠被销檀薰。

长巾拂绿绮,上有三年尘。

聊弹别燕弄,寄谢阳台云。

(0)

寓泊金陵寻王荆公陈迹

晚泊扁舟一问津,依然节物思羁人。

江山月照六朝梦,桃李风吹三月春。

宅枕谢公墩下路,诗寻萧寺壁间尘。

可须樽酒平生约,长望西州泪满巾。

(0)

送周开祖出守鄱阳

三尺京尘衮衮中,略无闲地贮清风。

鲈鱼菰菜经年别,皂盖朱轓一日东。

俗眼强分青白在,芳樽未觉圣贤空。

鄱阳不乏江山助,高兴都卢属谢公。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