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国名鹰岂鹘胎,渥洼天马是龙媒。
明时不惜黄金赐,只欲番王万里来。
海国名鹰岂鹘胎,渥洼天马是龙媒。
明时不惜黄金赐,只欲番王万里来。
这首诗以“海国名鹰岂鹘胎,渥洼天马是龙媒”开篇,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将“名鹰”与“天马”置于“海国”与“渥洼”的背景之下,暗示着非凡的异域奇珍。通过“岂鹘胎”与“是龙媒”的对比,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异域珍禽异兽的赞叹,也暗含了对稀世之物的渴望与追求。
接着,“明时不惜黄金赐”,一句直接点明了在清明的时代里,不惜重金去获取这些珍稀之物,表达了对盛世的颂扬以及对财富慷慨挥霍的豪情。这一句不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开放,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珍奇事物的极致追求。
最后,“只欲番王万里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希望远方的王者能够不远万里前来,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珍稀之物,更蕴含了对文化交流与和平共处的美好愿景。这一句既是对远方文明的向往,也是对和谐世界秩序的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寓意,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异域珍奇的向往、对盛世的颂扬以及对文化交流的渴望,体现了浓厚的文化交融气息和开阔的国际视野。
天井峰头暮烟紫,少微星落山翁死。
山前新墓土累累,石门题著封君字。
封君在时山水光,鸡群寒鹤何昂藏。
一身独作乡社表,见者呼为王彦方。
自从仙游去不返,江波寂寂江花晚。
钓竿三尺挂垂杨,野径无人竹门掩。
有生会有死,全归诚独难。
名归隐逸传,衔称大夫官。
佳儿擅时誉,采采云中鸾。
恩华烛幽邃,紫诰双龙盘,封君九原心亦安。
呜呼,封君九原心亦安。
昔我游东吴,访君阊门郭,石井泉边晚开酌。
兴来同上春雨亭,醉里不知江月落。
扁舟一为别,几见薜萝春。
我绾曲台绶,君垂钓台纶。
震泽霜波愁外渺,虎丘云树梦中亲。
四年不得一书札,只问江头来往人。
昨朝觌面凤池曲,鹤骨棱棱犹在目。
料君应恐惊世人,角带乌巾强随俗。
世人久知吴下名,喧传卢扁今再生。
药丸到处衽席起,大门小户争扳迎。
东楼一夜乡心发,忽著荷衣向人别。
憎君归计何太忙,水上风烟触炎热。
玉芝瑶草满山家,住日应多来日赊。
愿留丹诀与知己,晚岁相寻凌紫霞。
江雨夜合凉云秋,江翁骑龙上天游。
玉棺沈沈土门闭,江翁只葬江头地。
江头苦篁风叶老,下有巾车往来道。
相逢啼杀感恩人,泪湿斑花愁不扫。
斑花自湿人自哀,江翁一去何时来。
烟波冥冥渺千里,空托招魂赋湘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