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虚一境绝人烟,挂星贯月栖羽仙。
移来海上三岛地,唤作人间几洞天。
追游有客骖鸾凤,满座清光延兔蟾。
举头耿耿照不寐,料想无人醉欲眠。
涵虚一境绝人烟,挂星贯月栖羽仙。
移来海上三岛地,唤作人间几洞天。
追游有客骖鸾凤,满座清光延兔蟾。
举头耿耿照不寐,料想无人醉欲眠。
这首宋诗《和月岩》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仙境画面。首句"涵虚一境绝人烟",写出了月岩所在之地的空灵与超凡,仿佛与世隔绝,只有月色笼罩的虚无之境。"挂星贯月栖羽仙"进一步渲染了月岩的高洁,星辰月亮映衬下,似乎有仙人在此栖息。
"移来海上三岛地,唤作人间几洞天",诗人将月岩比作海上的仙岛和人间的洞天福地,暗示其非凡的地理位置和超脱尘世的氛围。"追游有客骖鸾凤",想象有人乘着鸾凤在月岩周围遨游,增添了神秘与浪漫色彩。
"满座清光延兔蟾",清辉洒落,月兔和蟾蜍也加入这宁静的夜宴,增添了月夜的生动与祥和。最后两句"举头耿耿照不寐,料想无人醉欲眠",诗人抬头仰望明月,沉浸在月色中难以入眠,表达了对月岩美景的深深陶醉和留恋。
整体来看,赵希逢的《和月岩》以月岩为载体,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月夜的静谧、神秘和超凡,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崇尚和追求。
人生一涉世,波澜渺无穷。
凡儿似得计,兀兀自穷能。
惟有盛名下,颇招众嫉攻。
开关或延敌,政使臧亦凶。
古人故不尔,山泉养正蒙。
我非阮嗣宗,何时见阿戎。
濯濯春月柳,谡谡松下风。
似闻未著冠,笔力百夫雄。
馀子窘不足,渠乃忌太丰。
比从道人游,警悟世谛中。
试观名斋意,已见应世工。
圣贤在方策,制行固不同。
惟有虚己游,万川同一东。
此名可书绅,愿言谨厥终。
灵壁之石妙天下,奇姿异质穷变化。
时时好事获寸尺,谷量牛马未当价。
耐官丞相三代孙,风流似是典刑存。
心胸本无纨裤气,诗书渐洗膏粱昏。
迩来得石不盈尺,依稀尚带莓苔迹。
气象中含万仞悬,秀润仍分千里碧。
大江之南千万山,终日思归行路难。
坐中一见此真骨,心折当年雨后天。
君不见黄金白璧骄侈本,大官厚禄方安稳。
少年趣驾迅如电,我欲追之堕车蹇。
年来老大计转拙,一丘一壑兴不浅。
傥君他日弃前鱼,南窗坐对庐山远。
云巢一上十五里,中有今世巢居子。
鸡鸣犬吠白云里,不知天际去此几。
平生深契鸟巢禅,剪茅盖头万事已。
宴坐经行飞鸟上,人间荣辱不到耳。
蜗牛两角竟何为,鹪鹩一枝端自喜。
我有一廛落城市,章服裹狙聊复尔。
武溪未访桃花源,脩江傥问桃花水。
会取樱桃洞前路,藜杖扶衰从此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