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其五》
《诗·其五》全文
唐 / 拾得   形式: 古风

得此分叚身,可笑好形质。

面貌似银盘,心中黑如漆。

烹猪又宰羊,誇道甜如蜜。

死后受波吒,更莫称冤屈。

(0)
注释
分叚身:指人的身体,分叚即分段,这里代指整个身体。
形质:形态和质地,这里指外貌和身体条件。
银盘:比喻脸面白皙、光洁。
黑如漆:形容心地不善,像漆一样黑,指内心邪恶。
烹猪:煮猪,这里泛指屠宰烹饪动物。
宰羊:杀羊,同上。
誇道:夸耀说。
甜如蜜:形容食物味道极好,这里反讽残忍行为后的虚伪享受。
波吒:佛教用语,指地狱中的苦刑。
冤屈:冤枉,无辜受苦。
翻译
得到这副身躯,可笑有着良好的形态。
脸面像银盘一样明亮,心里却黑暗如漆。
宰杀猪羊烹饪,夸口说味道甜美如蜜。
死后遭受地狱之苦,再不要喊冤叫屈。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拾得的作品,从内容来看,诗中表达了对某种社会现象或人物的讽刺和批评。开篇“得此分叚身,可笑好形质”可能是在讽刺那些外表光鲜,但内心不良之人。"面貌似银盘,心中黑如漆"则是对这种人的直接描绘,指出他们虽然外貌美丽,却心思险恶。

接着“烹猪又宰羊,誇道甜如蜜”一句,则可能是在形容这些人如何用花言巧语来掩饰自己的真实面目,他们的言辞就像烹煮的猪肉和宰杀的羊一样,看似美味,却不知其中的残忍。

最后“死后受波吒,更莫称冤屈”则是在说,这种人即使在死后受到惩罚,也不必再觉得冤屈了。因为他们生前的所作所为,已经足以解释他们死亡后的命运。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的正义和对恶行的谴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外貌与内心、行为与后果的方式,展现了诗人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鲜明的批判态度。

作者介绍
拾得

拾得
朝代:唐

唐代丰干禅师,住在天台山国清寺,一天,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声音,他寻声一看,原来是一个稚龄的小孩,衣服虽不整,但相貌奇伟,问了附近村庄人家,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丰干禅师不得已,只好把这男孩带回国清寺,等待人家来认领。因他是丰干禅师捡回来的,所以大家都叫他“拾得”。于唐代贞观年间由天台山至苏州妙利普明塔院任住持,此院遂改名为闻名中外的苏州寒山寺。诗人张继据此留下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
猜你喜欢

感松·其一

瑟瑟声微冉冉香,炎天瘴海变清凉。

从今莫遣儿童斫,留取浓阴庇一方。

(0)

秋日杂咏十首·其四

招呼佳侣暂忘形,夜久金茎露欲零。

风捲晴云时点缀,未妨华月上青冥。

(0)

过清江寄向伯恭

清江已在烟城外,碧瓦珠帘隔断桥。

不见芗林真面目,霜花风叶暮萧萧。

(0)

览义叟秋香二首词情悽惋使人感叹义叟新有闺房之戚因戏续其韵且知予感念故人不忘之意·其二

冷艳孤芳孰与俦,此花飘尽更非秋。

岭头赖有寒梅在,接续幽香入品流。

(0)

干誉舍人将赴召前一日录示左丞公昔年见寄佳什辄用韵奉送·其二

阴崖结屋全家隐,世路风波任险艰。

白首嗟予三黜惯,青山羡子十年闲。

时危莫忘频攀槛,主圣何妨数犯颜。

贾谊归来定前席,金銮玉简缀清班。

(0)

题无俗亭

一榻萧然岸幅巾,寒梅为友竹为邻。

清谭谢傅风流胜,倒载山翁气味真。

独把琴棋消永日,未须歌管送馀春。

簿书堆案应频扫,不学陶潜避俗尘。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