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已在烟城外,碧瓦珠帘隔断桥。
不见芗林真面目,霜花风叶暮萧萧。
清江已在烟城外,碧瓦珠帘隔断桥。
不见芗林真面目,霜花风叶暮萧萧。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过清江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意境与情感。
首句“清江已在烟城外”,以“清江”为背景,点明地点,同时通过“烟城”二字,营造出一种朦胧、幽远的氛围,仿佛清江已经远离尘嚣,进入了一个更为宁静的世界。
次句“碧瓦珠帘隔断桥”,进一步描绘了清江边的景致。碧瓦与珠帘,色彩鲜明,对比强烈,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暗示了清江边的富丽与雅致。而“隔断桥”则意味着诗人与外界的某种隔阂或距离,或许是对过往的告别,或是对未来的期待。
第三句“不见芗林真面目”,转而表达了一种遗憾或失落的情感。芗林,可能是指诗人内心向往的地方,或者是某种理想状态。然而,由于某种原因,诗人未能见到其真实面貌,这既是对未完成心愿的感慨,也是对美好事物难以触及的无奈。
最后一句“霜花风叶暮萧萧”,以“霜花”和“风叶”作为意象,渲染了一种秋日黄昏的凄凉景象。霜花象征着季节的更替,风叶则暗示着生命的流逝。整个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深深的思考,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浮梁跨寒溪,出郭十馀里。
暝投僧舍宿,月影清如水。
剪烛吏人退,孤坐俄隐几。
逡巡念岁月,彫疏惊鬓齿。
少学虽自勇,壮行何不伟。
胡为浪奔走,岂足称使指。
许国徒有心,归田尚无拟。
徘徊仕路间,老大良可耻。
气弱不耐饮,诗多常累纸。
一吟聊破闷,再咏渐辏理。
以及百千言,往往不能已。
且以养情性,固非争绮靡。
此乐非丝竹,美听不在耳。
纡郁得以纾,易直油然起。
所以驱驰中,冥搜未尝弛。
今宵幸夷旷,似匪尘纷迩。
悠悠万感集,销烁欲何以。
遂为行役篇,篇成姑自喜。
挥毫复吟讽,若与嘉宾比。
疏泉以养泉,所益不在彼。
蛟蚓间相杂,要之适吾己。
傥或不吾知,奚恤讥狂斐。
《行役一首》【宋·韦骧】浮梁跨寒溪,出郭十馀里。暝投僧舍宿,月影清如水。剪烛吏人退,孤坐俄隐几。逡巡念岁月,彫疏惊鬓齿。少学虽自勇,壮行何不伟。胡为浪奔走,岂足称使指。许国徒有心,归田尚无拟。徘徊仕路间,老大良可耻。气弱不耐饮,诗多常累纸。一吟聊破闷,再咏渐辏理。以及百千言,往往不能已。且以养情性,固非争绮靡。此乐非丝竹,美听不在耳。纡郁得以纾,易直油然起。所以驱驰中,冥搜未尝弛。今宵幸夷旷,似匪尘纷迩。悠悠万感集,销烁欲何以。遂为行役篇,篇成姑自喜。挥毫复吟讽,若与嘉宾比。疏泉以养泉,所益不在彼。蛟蚓间相杂,要之适吾己。傥或不吾知,奚恤讥狂斐。
https://shici.929r.com/shici/hS28D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