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苍天色是还非。视下应疑。亦若斯。
统元气,覆无私。四时寒暑推移。物蕃滋。
造化有谁知。严大报,反本始,礼重祀神祇。
律管灰吹。黄宫动,阳来复,景长时。
车陈法驾,仗列黄麾。帝心祗。
紫霄霁,霜华薄,星烂明垂。
祥烟起,纷敷浮衮冕,六变笙镛迭奏,一诚币玉交持。
宫漏声迟。千官显相多仪。百神嬉。
风马云车,来止来绥。诞降纯禧。
受神策、万年无极,歌颂昊天,成命周诗。
苍苍天色是还非。视下应疑。亦若斯。
统元气,覆无私。四时寒暑推移。物蕃滋。
造化有谁知。严大报,反本始,礼重祀神祇。
律管灰吹。黄宫动,阳来复,景长时。
车陈法驾,仗列黄麾。帝心祗。
紫霄霁,霜华薄,星烂明垂。
祥烟起,纷敷浮衮冕,六变笙镛迭奏,一诚币玉交持。
宫漏声迟。千官显相多仪。百神嬉。
风马云车,来止来绥。诞降纯禧。
受神策、万年无极,歌颂昊天,成命周诗。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祭祀典礼,通过对自然界和人间秩序的描述,表现了对神灵的崇拜与敬畏。开篇“苍苍天色是还非”一句,似乎在探讨天地之气是否平衡,这种哲思式的问询为诗歌设定了一个深邃而神秘的基调。
“统元气,覆无私”表达了一种宇宙间万物共生的和谐观念,而“四时寒暑推移。物蕃滋”则是对自然界季节更迭、生机勃勃的一个描绘。这部分内容展示了诗人对于天地运行规律的认知和赞美。
“造化有谁知”一句,抒发了人类对于宇宙奥秘无从得知的感慨,这种对神圣力量的敬畏之情,在接下来的“严大报,反本始,礼重祀神祇”中得到进一步的强调。这里的“严大报”可能指的是祭典中的某种仪式,而“礼重祀神祇”则表明了对神灵祭祀的庄重与重要性。
诗歌后半部分以音乐和仪仗队伍的描述,来烘托出这场祭祀活动的盛大气氛。“律管灰吹”、“黄宫动”等句子通过声音和动静交织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隆重肃穆的氛围。同时,“帝心祗”、“紫霄霁”等字眼则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
最后,“祥烟起,纷敷浮衮冕”一句通过祥瑞之气和华丽服饰的描绘,表现出祭典的成功与欢庆。而“六变笙镛迭奏,一诚币玉交持”则是对音乐和礼器使用的具体描述,强化了仪式的庄严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人间礼制以及神灵祭祀的多维度描绘,展现了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宗教情怀。它不仅是对某一场景的描述,更是一次精神上的追求与表达。
过南徐访旧,花酿熟、笋鱼肥。
向三诏亭台,五州山水,携手徘徊。
君家自来游侠,有临江书屋瓮城西。
白雪征歌寡和,青云看鸟高飞。去还来锦袖香衣。
拜庆把金罍。正椿景欢娱,萼楼烂熳,燕子争归。
英雄羡他公覆,赞周郎诸葛火攻奇。
汉阁麒麟不改,于门车马堪期。
君才如此,是天生人物,从来希有。
屈宋于今成鼎立,子建平分八斗。
疋马燕台,联镳菟苑,赋出争傅口。
乌丝新调,傲他秦七黄九。
忆昔意气拿云,文章腾焰,直唾功名手。
此日雄心犹肮脏,每对青天搔首。
俄上龙山,寻过鸿水,访我烟霞友。
来朝归去,且倾今夜杯酒。
世路浮云耳。再休提、家园寥落,炎凉如此。
五载南冠魂欲断,醉酒耽诗而已。
曾未减、晋人风味。
赢得邹阳豪气在,写丹青、聊作生涯计。
骊唱咽,寒飙起。一鞭斜日枫林里。
吊兴亡、秦川绣岭,尽供游戏。
更喜有妻甘共隐,不洒平常别泪。
好相慰、羊肠迢递。
何处邮亭堪系马,续香眉、高价长安市。
君去也,名成矣。
新月微明,澹风轻剪,移来花影多情。
钟敲林外,几许暮烟横。
谁道轻寒点破,怕黄昏、又是凄清。
堪悲忆,西楼旧梦,可也到闲庭。
凭栏高望处,苍茫一片,万籁无声。
漫携尊独酌,沈醉三更。
回首邯郸古道,当年事、屈指堪惊。
愁肠转,听残画角,灯火夜初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