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住香车。忽过平沙。片时间、人远天涯。
今宵好梦,何处寻他。但一更钟,三更雨,五更鸦。
愁对飞花。怕见残霞。别离情、付与琵琶。
断魂江上,吹落谁家。正梦儿来,灯儿晕,枕儿斜。
才住香车。忽过平沙。片时间、人远天涯。
今宵好梦,何处寻他。但一更钟,三更雨,五更鸦。
愁对飞花。怕见残霞。别离情、付与琵琶。
断魂江上,吹落谁家。正梦儿来,灯儿晕,枕儿斜。
这首清代词作《行香子·离情》是丁澎所写,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词中通过"香车"和"平沙"的意象,展现出主人公的行程匆匆,瞬间与心爱之人分别,距离遥远。"片时间、人远天涯"表达了分离的迅速与无奈。
接下来,词人借"今宵好梦,何处寻他",表达了对相聚梦境的怀念和现实中难以追寻的失落。夜晚的更鼓声、雨声和鸦鸣,增添了寂寥与凄凉,强化了离别的氛围。
"愁对飞花,怕见残霞",飞花和残霞都是易逝之物,触动了词人的愁绪,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情感的脆弱。"别离情、付与琵琶",琵琶的弦音成了寄托离愁的载体,显得格外动人。
最后三句"断魂江上,吹落谁家。正梦儿来,灯儿晕,枕儿斜",进一步深化了离别后的孤独感,江上的风吹散了词人的魂魄,而梦中的景象——灯光摇曳、枕头倾斜,都透露出主人公在无尽的思念中难以入眠的情状。
整体来看,丁澎的这首《行香子·离情》以景抒情,语言朴素,情感深沉,展现了离别后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