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双调.水仙花》
《双调.水仙花》全文
元 / 乔吉   形式: 曲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来何处香? 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0)
注释
双调:宫调名;水仙子:曲牌名;寻梅:曲题。
两履霜:一双鞋沾满了白霜。
孤山:此指杭州西湖之孤山,位处里外二湖之间,又名瀛屿,旧时多梅,是号称“梅妻鹤子”的北宋诗人林逋的隐居处。
缟袂:白绢做的衣袖。
缟,白色的绢。
绡裳:生丝薄绸做的下衣。
绡,生丝织成的薄绸。
此处言“缟袂绡裳”,是将梅花拟人化,将其比作缟衣素裙的美女,圣洁而飘逸。
淡月昏黄:月色朦胧(空气中浮动着梅花的幽香)。
翻译
冬前冬后转遍了几个村庄,踏遍了溪南溪北,双脚都沾满了霜,又爬上孤山,在梅树丛中上下寻觅,都未见到梅花的踪迹,寻梅不遇,沮丧地立于山头,忽然一阵寒风吹来,不知从何处带来一阵幽香,蓦然回首,她竟然就在身后,那样淡妆素雅,俏然而立。我顿时如遇梅花仙子一般,惊讶于她的清丽脱俗,沉醉于她的风华绝代。然而春寒使我从醉梦中醒来,听到凄怨的笛声,便想到春天会尽,梅花也会片片凋落,此时淡淡的月色笼罩着黄昏。
鉴赏

这首元代乔吉的《双调·水仙花》描绘了一幅冬日山村的静谧景象。首句“冬前冬后几村庄”,点明了季节更替,村庄在冬季前后显得尤为宁静。接着,“溪北溪南两履霜”描绘了溪流两岸覆盖着霜白,增添了冬日的冷寂气氛。

“树头树底孤山上”进一步强调了山的孤独和寂静,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情。随后的“冷风来何处香?”以冷风中的香气为线索,引发出对未知美好的想象,也暗示着诗人对温暖与生机的渴望。

“忽相逢缟袂绡裳”描绘了一个意外的相遇,可能是女子的形象,她的白衣如雪,轻纱飘逸,给寒冷的冬日带来一丝暖意。然而,“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则揭示了诗人酒醒后的孤寂,笛声的凄凉更让春天的离别之情触动心弦。

最后,“淡月昏黄”以朦胧的月色收束全诗,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尽的思绪,留给读者回味的空间。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冬日山村的寂静美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波澜。

作者介绍
乔吉

乔吉
朝代:元   字:梦符   号:笙鹤翁   籍贯:又号惺惺道   生辰:约1280~1345

乔吉(约1280~1345),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 [1] 太原(今属山西)人,元代杂剧家,他一生怀才不遇,倾其精力创作散曲、杂剧。他的杂剧作品,见于《元曲选》、《古名家杂剧》、《柳枝集》等集中。散曲作品据《全元散曲》所辑存小令200余首,套曲11首。散曲集今有抄本《文湖州集词》1卷,李开先辑《乔梦符小令》1卷,及任讷《散曲丛刊》本《梦符散曲》。 
猜你喜欢

寄景贤一十首·其九

我与先生久已欢,而今皆愿老来闲。

同舟载棹醉观月,并辔骑驴饱看山。

绮句缀成连谱换,纯音弹了着诗还。

琴诗此际慵拈出,可怨龙冈为纸悭。

(0)

寄景贤一十首·其四

弦索词章且助欢,羡渠临老得安闲。

琴歌爱子弹秋水,佳句服君仰泰山。

声古调凄真可听,辞雄韵险实难还。

先难后易今方省,名士襟怀本不悭。

(0)

丁亥过沙井和移剌子春韵二首·其二

行藏俯仰且随时,缊袍怀珠人未知。

燕雀既群难立志,凤凰不至拟胡为。

可嗟世态频更变,何奈人生多别离。

莫忘天山风雪里,湛然驼背和君诗。

(0)

过阴山和人韵·其四

阴山奇胜讵能名,断送新诗得得成。

万叠峰峦擎海立,千层松桧接云平。

三年沙塞吟魂遁,一夜毡穹客梦清。

遥想长安旧知友,能无知我此时情。

(0)

代赠郑士恒卜居灵山

一榻高悬入翠微,故人情重不相违。

烟霞烂熳新樵径,水石荒凉旧钓矶。

灵草飘香林有主,金炉分焰座生辉。

神仙自在人间世,曾约秋清款素扉。

(0)

屏山即事时周明府来访

地近仙岩日自长,短墙时度竹风凉。

楼头古木禁秋雨,槛外危峰倒夕阳。

高榻坐闻金奏响,小桥行近翠盘香。

清谈况复陪贤达,始信他年未易忘。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